《宋史》卷六十六 志第十九



開禧元年夏,浙東、西不雨百餘日,衢、婺、嚴、越、鼎、灃、忠、涪州大旱。二年,南康軍、江西、湖南北郡縣旱。三年二月,不雨;五月己丑,禱於郊丘、宗社。

嘉定元年夏,旱,閏月辛卯,禱於郊丘、宗社。二年夏四月,旱,首種不入,庚申,禱於郊丘、宗社。六月乙酉,又禱,至於七月乃雨。浙西大旱,常、潤為甚。淮東西、江東、湖北皆旱。四年,資、普、昌、合州旱。六年五月,不雨,至於七月,江陵、德安、漢陽軍旱。入年春,旱,首種不入。四月乙未,禱於太乙宮。庚子,命輔臣分禱郊丘、宗社。五月康申,大雩於園丘,有事於岳、瀆、海、至於八月乃雨。江、浙、淮、閩皆旱,建康、寧國府、衢、婺、溫、台、明、徽、池、真、太平州、廣德、興國、南康、盱眙、安豐軍為甚,行都百泉皆竭,淮甸亦然。十年七月,不雨,帝日午曝立,禱於宮中。十一年秋,不雨,至於冬,淮郡及鎮江、建寧府、常州、江陰、廣德軍旱。十四年,浙、閩、廣、江西旱,明、台、衢、婺、溫、福、贛、吉州、建昌軍為甚。十五年五月,不雨,岳州旱。

嘉熙元年夏,建康府旱。三年,旱。四年,江、浙、福建旱。

淳祐七年,旱。十一年,閩、廣及饒州旱。

鹹淳六年,江南大旱。十年,廬州旱,長樂、福清二縣大旱。

建隆中,京師士庶及樂工、少年競唱歌曰《五來子》。自建隆、開寶,凡平荊、湖、川、廣、江南,五國皆來朝。時西川孟昶賦斂無度,射利之家配率尤甚,既乏緡錢,唯仰在質物。乃競書簡札揭於門曰:"今召主收贖。"又每歲除日,命翰林為詞題桃符,正旦置寢門左右。末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昶以其年正月降王師,即命呂餘慶知成都府,而"長春"乃太祖誕聖節名也,"召"與"趙"、"贖"與"蜀"同音。

開寶初,廣南劉鋹令民家置貯水桶,號"防火大桶"。又鋹末年,童謠曰:"羊頭二四,白天雨至。"後王師以辛未年二月四日擒鋹。識者以為國家以火德王,房為宋分;羊,未神也;雨者,王師如時雨之義也;"防"與"房"、"桶"與"宋"同音。

周廣順初,江南伏龜山圮,得石函,長二尺,廣八寸,中有鐵銘,云:"維天監十四年秋八月,葬寶公於是。"銘有引曰:"寶公嘗為偈,大事書於版,帛冪之。人慾讀之者,必施數錢乃得,讀訖即冪之。是時,名士陸倕、王筠、姚察而下皆莫知其旨。或問之,雲在五百年後。至卒,乃歸其銘同葬焉。"銘曰:"莫問江南事,江南自有馮。乘雞登寶位,跨犬出金陵。子建司南位,安仁秉夜燈。東鄰家道闕,隨虎遇明興。"其字皆小篆,體勢完具,徐鉉、徐鍇、韓熙載皆不能解。及煜歸朝,好事者云:煜丁酉年襲位,即乘雞也;開寶八年甲戌,江南國滅,是跨犬也;當王師圍其城而曹彬營其南,是子建司南位;潘美營其北,是安仁秉夜燈也;其後太平興國三年,淮海王錢俶舉國入覲,即東鄰也;家道闕,意無錢也;隨虎遇,戊寅年也。

皇祐五年正月戊午,狄青敗儂智高于歸仁鋪。初,謠言"農家種,糴家收"。至是,智高果為青所破。

建炎三年四月,鼎州桃源洞大水,巨石隨流而下,有文曰:"無為大道,天知人情;無為窈冥,神見人形。心言意語,鬼聞人聲;犯禁滿盈,地收人魂。"金石同類,類金為變怪者也。

紹興二年,李綱帥長沙,道過建寧,僧宗本題邑治之壁曰:"東燒西燒,日月七七。"後數日,江西盜李敦仁入境,焚其邑,七月七日也。

淳熙中,淮西競歌汪秀才曲曰:"騎驢渡江,過江不得。"又為犭枼舞以和之。後舒城狂生汪格謀不軌,州兵入其家,縛之。其子拒殺,聚惡少數千為亂,聲言渡江。事平,格亦伏誅。七年正月,餘杭門外牆壁有詩,其言頗涉怪,後廉得主名,杖遣之。主管城北廂劉君暨以失察異言,坐削秩,其詩不錄。十四年,都城市井歌曰:"汝亦不來我家,我亦不來汝家。"至紹熙二三年,其事始應於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