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六十七 志第二十

◎五行五

○土

稼穡作甘,土之性也。土失其性,則為災凶。舊說以恆風、脂夜之妖,華孽、臝蟲之孽,牛禍、黃眚、黃祥,皆屬之土,今從之。

建隆元年,河南諸州乏食。

乾德元年,齊、隰等州飢。二年,州府二十二飢。

開寶四年,州府六水、一旱,諸州民乏食。五年,大飢。六年,水,民飢。九年,州府十二飢。

太平興國四年,太平州飢。

淳化元年,開封、河南等九州飢。五年,京東西、淮南、陝西水潦,民飢。

鹹平五年,河北及鄭、曹、滑飢。

景德元年,江南東、西路飢。二年,淮南、兩浙、荊湖北路飢。三年,京東西、河北、陝西飢。

大中祥符三年,陝西飢。四年,河北、陝西、劍南飢。五年,河北、淮南飢。七年,淮南、江、浙飢。八年,陝西州府五飢。

天禧元年,飢。三年,江、浙及利州路飢。

天聖三年,晉、絳、陝、解飢。

明道元年,京東、淮南、江東飢。二年,淮南、江東、西川飢。

寶元二年,益、梓、利、夔路飢。

嘉祐三年,夔州路旱,飢。

熙寧三年,河北、陝西旱。四年,河北旱,飢。六年,淮南、江東、劍南西川、潤州飢。七年,京畿、河北、京東西、淮西、成都、利州、延、常、潤、府州、威勝、保全軍飢。八年,兩河、陝西、江南、淮、浙飢。九年,雄州飢。十年,漳泉州、興化軍飢。元豐元年,河北飢。四年,鳳翔府、鳳階州飢。七年,河東飢。

元符二年,飢。

崇寧元年,江、浙、熙河飢。

大觀三年,秦、鳳、階、成飢。

重和元年,京西飢。五年,河北、京東、淮南飢。

建炎元年,汴京大飢,米升錢三百,一鼠直數百錢,人食水藻、椿槐葉,道殣,骼無餘胔。三年,山東郡國大飢,人相食。時金人陷京東諸郡,民聚為盜,至車載乾屍為糧。

紹興元年,行在、越州及東南諸路郡國飢。淮南、京東西民流常州、平江府者多殍死。二年春,兩浙、福建飢,米斗千錢。時餫餉繁急,民益艱食。三年,吉、郴、道州、桂陽監飢。五年,湖南大飢,殍死、流亡者眾。夏,潼川路飢,米斗二千,人食糟糠。興元飢,民流於果、閬。秋,溫、處州飢。六年春,浙東、福建飢,湖南、江西大飢,殍死甚眾,民多流徙,郡邑盜起。夏,蜀亦大飢,米斗二千,利路倍之,道殣枕藉。是歲,果州守臣宇文彬獻《禾粟九穗圖》,吏部侍郎晏敦復言:"果、遂饑民未蘇,不宜導諛。"坐黜爵。七年夏,欽、廉、邕州飢。九年,江東西、浙東飢,米斗千錢,饒、信州尤甚。十年,浙東、江南荐饑,人食草木。十一年,京西、淮南飢。十八年冬,浙東、江、淮郡國多飢,紹興尤甚。民之仰哺於官者二十八萬六千人,不給,乃食糟糠、草木,殍死殆半。十九年春、夏,紹興府大飢,明、婺州亦如之。二十四年,衢州飢。二十八年,平江府飢。二十九年,紹興府荐饑。

隆興元年,紹興府大飢,四川尤甚。平江、襄陽府、隨、泗州、棗陽、盱眙軍大飢,隨、棗間米斗六七千。二年,平江府、常、秀州飢,華亭縣人食粃糠。行都及鎮江府、興化軍、台、徽州亦艱食。淮民流徙江南者數十萬。

乾道元年春,行都、平江、鎮江、紹興府、湖、常、秀州大飢,殍徙者不可勝計。是歲,台、明州、江東諸郡皆飢。夏,亡麥。二年夏,亡麥。三年九月,不雨,麥種不入。四年春,蜀、邛、綿、劍、漢州、石泉軍大飢,邛為甚。盜延八郡,漢饑民至九萬餘。五年夏,饒、信州荐饑,民多流徙。徽州大飢,人食蕨葛。台、楚州、盱眙軍亦飢。秋冬不雨,淮郡麥種不入。六年冬,寧國府、廣德軍、太平、湖、秀、池、徽、和州皆飢。七年秋,江東西、湖南十餘郡飢,江、筠州、隆興府為甚。人食草實,流徙淮甸,詔出內帑收育棄孩。淮郡亦荐饑,金人運麥於淮北岸易南岸銅鏹,斗錢八千。江西飢,民流光、濠、安豐間,皆效淮人私糴,錢為之耗。荊南亦飢。八年,江西亡麥。隆興府荐饑,南昌、新建縣饑民仰給者二八千餘。九年春,成都、永康、邛三州飢。秋,台州飢,溫、婺州亦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