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庾悅 王誕 謝景仁 弟述 袁湛 弟豹 褚叔度



景平二年,富陽縣孫氏聚合門宗,謀為逆亂,其支黨在永興縣,潛相影響。永興令羊恂覺其奸謀,以告淡之;淡之不信,乃以誣人之罪,收縣職局。於是孫法亮號冠軍大將軍,與孫道慶等攻沒縣邑,即用富陽令顧粲為令,加輔國將軍。遣偽建威將軍孫道仲、孫公喜、法殺攻永興。永興民灟恭期初與賊同,後反善就羊恂,率吏民拒戰,力少退敗。賊用縣人許祖為令,恂逃伏江唐山中,尋復為賊所得,使還行縣事。賊遂磐據,更相樹立,遙以鄮令司馬文寅為征西大將軍,孫道仲為征西長史,孫道覆為左司馬,與公喜、法殺等建旗鳴鼓,直攻山陰。

淡之自假凌江將軍,以山陰令陸邵領司馬,加振武將軍,前員外散騎常侍王茂之為長史,前國子博士孔欣、前員外散騎常侍謝芩之並參軍事,召行參軍七十餘人。前鎮西咨議參軍孔寧子、左光祿大夫孔季恭子山士在艱中,皆起為將軍。遣隊主陳願、郡議曹掾虞道納二軍過浦陽江。願等戰敗,賊遂摧鋒而前,去城二十餘里。淡之遣陸邵督帶戟公石綝、廣武將軍陸允以水軍拒之,又別遣行參軍氵屬恭期率步軍與邵合力。淡之率所領出次近郊。恭期等與賊戰於柯亭,大破之,賊走還永興。遣偽寧朔將軍孫倫領五百人攻錢唐,與縣戍軍建武將軍戰於琦,倫敗走還富陽。倫因反善,殺法步帥等十餘人,送首京都。詔遣殿中員外將軍徐卓領千人,右將軍彭城王義康遣龍驤將軍丘顯率眾五百東討,司空徐羨之版揚州主簿沈嗣之為富陽令領五百人,於吳興道東出,並未至而賊平。吳郡太守江夷輕行之職,停吳一宿,進至富陽,分別善惡,執送願徙賊餘黨數百家於彭城、壽陽、青州諸處。二年,淡之卒,時年四十五。謚曰質子。

叔度名與高祖同,故以字行。初為太宰琅邪王參軍,高祖車騎參軍事,司徒左西屬,中軍咨議參軍,署中兵,加建威將軍。從伐鮮卑,盡其誠力。盧循攻查浦,叔度力戰有功。循南走,高祖版行廣州刺史,仍除都督交廣二州諸軍事、建威將軍、領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桓玄族人開山聚眾,謀掩廣州,事覺,叔度悉平之。義熙八年,盧循餘黨劉敬道窘迫,詣交州歸降。交州刺史杜慧度以事言統府,叔度以敬道等路窮請命,事非款誠,報使誅之。慧度不加防錄,敬道招集亡命,攻破九真,殺太守杜章民,慧度討平之。叔度輒貶慧度號為奮揚將軍,惡不先上,為有司所糾,詔原之。

高祖征劉毅,叔度遣三千人過嶠,荊州平乃還。在任四年,廣營賄貨,家財豐積,坐免官,禁錮終身。還至都,凡諸舊及有一面之款,無不厚加贈遺。尋除太尉咨議參軍、相國右司馬。高祖受命,為右衛將軍。高祖以其名家,而能竭盡心力,甚嘉之。乃下詔曰:"夫賞不遺勤,則勞臣增勸;爵必疇庸,故在功鹹達。叔度南北征討,常管戎要,西夏不虔,誠著嶺表,可封番禺縣男,食邑四百戶。"尋加散騎常侍。永初三年,出為使持節、監雍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南陽竟陵順陽義陽新野隨六郡諸軍事、征虜將軍、雍州刺史,領寧蠻校尉、襄陽義成太守。在任每以清簡致稱。景平二年,卒,時年四十四。

子恬之嗣,官至南琅邪太守。恬之卒,子昭嗣。昭卒,子瑄嗣。齊受禪,國除。叔度第二子寂之,著作佐郎,早卒。子曖,尚太祖第六女琅邪貞長公主,太宰參軍,亦早卒。

秀之弟湛之,字休玄,尚高祖第七女始安哀公主,拜駙馬都尉、著作郎。哀公主薨,復尚高祖第五女吳郡宣公主。諸尚公主者,並用世胄,不必皆有才能。湛之謹實有意乾,故為太祖所知。歷顯位,揚武將軍、南彭城沛二郡太守,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長史,侍中,左衛將軍,左民尚書,丹陽尹。元兇弒逆,以為吏部尚書,復出為輔國將軍、丹陽尹,統石頭戍事。

世祖入伐,劭自攻新亭壘,使湛之率水師俱進。湛之因攜二息淵、澄輕船南奔。淵有一男始生,為劭所殺。世祖即位,以為尚書右僕射。孝建元年,為中書令,丹陽尹。坐南郡王義宣諸子逃藏郡牴,建康令王興之、江寧令沈道源下獄,湛之免官楚錮。其年,復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俄遷侍中,左衛如故。以久疾,拜散騎常侍、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頃之,復為丹陽尹,光祿如故。尋為尚書左僕射。以南奔賜爵都鄉侯。大明四年,卒,時年五十。追贈侍中、特進、驃騎將軍,給鼓吹一部,左僕射如故。謚曰敬侯。

子淵庶生,宣公主以淵有才,表為嫡嗣。淵,升明末為司空。

史臣曰:高祖雖累葉江南,楚言未變,雅道風流,無聞焉爾。凡此諸子,並前代名家,莫不望塵請職,負羈先路,將由庇民之道邪。

《宋書》 南朝梁·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