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百官上



漢制,公卿御史中丞以下,遇尚書令、仆、丞、郎,皆辟車豫相迴避,台官過,乃得去。今尚書官上朝及下,禁斷行人,猶其制也。漢又制,丞、郎見尚書,呼曰明時。郎見二丞,呼曰左君、右君。郎以下則有都令史、令史、書令史、書吏乾。漢東京尚書令史十八人,晉初正令史百二十人,書令史百三十人。自晉至今,或減或益,難以定言。《漢儀》有丞相令史。令史,蓋前漢官也。晉西朝有尚書都令史朱誕,則都令史其來久矣。分曹所掌如尚書也。

晉西朝八坐丞郎,朝晡詣都坐朝,江左唯旦朝而已。八坐丞郎初拜,並集都坐,交禮。遷,又解交。漢舊制也。今唯八坐解交,丞郎不復解交也。尚書令千石,僕射尚書六百石,丞郎四百石。

武庫令,一人。掌軍器,秦官。至二漢,屬執金吾。晉初罷執金吾,至今隸尚書庫部。

車府令,一人。丞一人。秦官也。二漢、魏、晉並隸太僕。太僕既省,隸尚書駕部。

上林令,一人。丞一人。漢西京上林中有八丞、十二尉、十池監。丞、尉屬水衡都尉。池監隸少府。漢東京曰上林苑令及丞各一人,隸少府。晉江左闕。宋世祖大明三年復置,隸尚書殿中曹及少府。

材官將軍,一人。司馬一人。主工匠土木之事。漢左右校令,其任也。魏右校又置材官校尉,主天下材木事。晉江左改材官校尉曰材官將軍,又罷左校令。今材官隸尚書起部及領軍。

侍中,四人。掌奏事,直侍左右,應對獻替。法駕出,則正直一人負璽陪乘。殿內門下眾事皆掌之。周公戒成王《立政》之篇所云"常伯",即其任也。侍中本秦丞相史也,使五人往來殿內東廂奏事,故謂之侍中。漢西京無員,多至數十人,入侍禁中,分掌乘輿服物,下至褻器虎子之屬。武帝世,孔安國為侍中,以其儒者,特聽掌御唾壺,朝廷榮之。久次者為僕射。漢東京又屬少府,猶無員。掌侍左右,贊導眾事,顧問應答。法駕出,則多識者一人負傳國璽,操斬白蛇劍,參乘;余皆騎,在乘輿車後。光武世,改僕射為祭酒焉。漢世,與中官俱止禁中。武帝時,侍中莽何羅挾刃謀逆,由是侍中出禁外,有事乃入,事畢即出。王莽秉政,侍中復入,與中官共止。章帝元和中,侍中郭舉與後宮通,拔佩刀驚御,舉伏誅,侍中由是復出外。魏、晉以來,置四人,別加官不主數。秩比二千石。

《宋書》 南朝梁·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