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二十七 志第二十二



中書省,管司王言,及司進御之音樂。監、令各一人,侍郎四人。並司伶官西涼部直長、伶官西涼四部、伶官龜茲四部、伶官清商部直長、伶官清商四部。又領舍人省,(掌署敕行下,宣旨勞問。)中書舍從、主書各十人。

秘書省,典司經籍。監、丞各一人,郎中四人,校書郎十二人,正字四人。又領著作省,郎二人,佐郎八人,校書郎二人。

集書省,掌諷議左右,從容獻納。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各六人,諫議大夫七人,散騎侍郎六人,員外散騎常侍二十人,通直散騎侍郎六人,給事中六人,員外散騎侍郎一百二十人,奉朝請二百四十人。又領起居省,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散騎侍郎、通直散騎侍郎各一人,校書郎二人。

中侍中省,掌出入門閤。中侍中二人,中常侍中、給事中各四人。又有中尚藥典御及丞,並中謁者僕射,各二人。中尚食局,典御、丞各二人,監四人。內謁者局,統、丞各一人。

御史台,掌察糾彈劾。中丞一人,治書侍御史二人,侍御史八人,殿中侍御史、檢校御史各十二人,錄事四人。領符節署,令一人,符璽郎中四人。

都水台,管諸津橋。使者二人,參事十人。又領都尉、合昌、坊城等三局。尉皆分司諸津橋。

謁者台,掌凡諸吉凶公事,導相禮儀事。僕射二人,謁者三十人,錄事一人。

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是為九寺。置卿、少卿、丞各一人。各有功曹、五官、主簿、錄事等員。

太常,掌陵廟群祀、禮樂儀制,天文術數衣冠之屬。其屬官有博士、(四人,掌禮制。)協律郎、(二人,掌監調律呂音樂。)八書博士(二人。)等員。統諸陵、(掌守衛山陵等事。)太廟、(掌郊廟社稷等事。)太樂、(掌諸樂及行禮節奏等事。)衣冠、(掌冠幘、舄履之屬等事。)鼓吹、(掌百戲、鼓吹樂人等事。)太祝、(掌郊廟贊祝,祭社衣服等事。)太史、(掌天文地動,風雲氣色,律歷卜筮等事。)太醫、(掌醫藥等事。)廩犧、(掌養犧牲,供祭群祀等事。)太宰(掌諸神祀烹宰行禮事。)等署令、丞。而太廟兼領郊祠、(掌五郊群神事。)崇虛(掌五嶽四瀆神祀,在京及諸州道士簿帳等事。)二局丞,太樂兼領清商部丞,(掌清商音樂等事。)鼓吹兼領黃戶局丞,(掌供樂人衣服。)太史兼領靈台、(掌天文觀候。)太卜(掌諸卜筮。)二局丞。

光祿寺,掌諸膳食,帳幕器物,宮殿門戶等事。統守宮、(掌凡張設等事。)太官、(掌食膳事。)宮門、(主諸門籥事。)供府、(掌供御衣服玩弄之事。)餚藏、(掌器物鮭味等事。)清漳、(主酒,歲二萬石。春秋中半。)華林(掌禁御林木等事。)等署。宮門署,置僕射六人,以司其事。余各有令、丞。又領東園局丞員。(掌諸凶具。)

衛尉寺,掌禁衛甲兵。統城門寺,置校尉二人,以司其職。(掌宮殿城門,並諸倉庫管籥等事。)又領公車、(掌尚書所不理,有枉屈,經判奏聞。)武庫、(掌甲兵及吉凶儀仗。)衛士(掌京城及諸門士兵。)等署令。武庫又有修故局丞。(掌領匠修故甲等事。)

大宗正寺,掌宗室屬籍。統皇子王國、諸王國、諸長公主家。

太僕寺,掌諸車輦、馬、牛、畜產之屬。統驊騮、掌御馬及諸鞍乘。左右龍、左右牝、(掌駝馬。)駝牛、(掌飼駝騾驢牛。)司羊、(掌諸羊。)乘黃、(掌諸輦輅。)車府(掌諸雜車。)等署令、丞。驊騮署,又有奉承直長二人。左龍署,有左龍局。右龍署,有右龍局。左牝署,有左牝局。右牝署,有右牝局。駝牛署,有典駝、特牛、牸牛三局。司羊署,有特羊、牸羊局。諸局並有都尉。寺又領司訟、典臘、出入等三局丞。

大理寺,掌決正刑獄。正、監、評各一人,律博士四人,明法掾二十四人,檻車督二人,掾十人,獄丞、掾各二人,司直、明法各十人。

鴻臚寺,掌蕃客朝會,吉凶弔祭。統典客、典寺、司儀等署令、丞。典客署,又有京邑薩甫二人,諸州薩甫一人。典寺署,有僧祗部丞一人。司儀署,又有奉禮郎三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