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二十七 志第二十二



上上縣令,屬官有丞,中正,光迎功曹,光迎主簿,功曹,主簿,錄事,及西曹、戶曹、金曹、租曹、兵曹等掾,市長等員。合屬官佐史五十四人。上中縣減上上縣五人,上下縣減上中縣五人,中上縣減上下縣六人,中中縣減中上縣五人,中下縣減中中縣一人,下上縣減中下縣一人,下中縣減下上縣一人,下下縣減下中縣一人。

自州、郡、縣,各因其大小置白直,以供其役。

三等諸鎮,置鎮將、副將,長史,錄事參軍,倉曹、中兵、長流、城局等參軍事,鎧曹行參軍,市長,倉督等員。

三等戍,置戍主、副,掾,隊主、副等員。

官一品,每歲祿八百匹,二百匹為一秩。從一品,七百匹,一百七十五匹為一秩。

二品,六百匹,一百五十匹為一秩。從二品,五百匹,一百二十五匹為一秩。

三品,四百匹,一百匹為一秩。從三品,三百匹,七十五匹為一秩。

四品,二百四十匹,六十匹為一秩。從四品,二百匹,五十匹為一秩。

五品,一百六十匹,四十匹為一秩。從五品,一百二十匹,三十匹為一秩。

六品,一百匹,二十五匹為一秩。從六品,八十匹,二十匹為一秩。

七品,六十匹,十五匹為一秩。從七品,四十匹,十匹為一秩。

八品,三十六匹,九匹為一秩。從八品,三十二匹,八匹為一秩。

九品,二十八匹,七匹為一秩。從九品,二十四匹,六匹為一秩。

祿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錢。事繁者優一秩,平者守本秩,閒者降一秩。長兼、試守者,亦降一秩。官非執事、不朝拜者,皆不給祿。又自一品已下,至於流外勛品,各給事力。一品至三十人,下至於流外勛品,或以五人為等,或以四人、三人、二人、一人為等。繁者加一等,平者守本力,閒者降一等焉。

州、郡、縣制祿之法,刺史、守、令下車,各前取一時之秩。

上上州刺史,歲秩八百匹,與司州牧同。上中、上下各以五十匹為差。中上降上下一百匹,中中及中下,亦以五十匹為差。下上降中下一百匹,下中、下下,亦各以五十匹為差。

上郡太守,歲秩五百匹,降清都尹五十匹。上中、上下各以五十匹為差。中上降上下四十匹,中中及中下,各以三十匹為差。下上降中下四十匹,下中、下下各以二十匹為差。

上上縣,歲秩一百五十匹,與鄴、臨漳、成安三縣同。上中、上下各以十匹為差。中上降上下三十匹,中中及中下,各以五匹為差。下上降中下二十匹,下中、下下各以十匹為差。

州自長史已下,逮於史吏,郡縣自丞已下,逮於掾佐,亦皆以帛為秩。郡有尉者,尉減丞之半。皆以其所出常調課之。其鎮將,戍主,軍主、副,幢主、副,逮於掾史,亦各有差矣。

諸州刺史、守、令已下,乾及力,皆聽敕乃給。其乾出所部之人。一乾輸絹十八匹,乾身放之。力則以其州、郡、縣白直充。

三師、王、二大、(大司馬、大將軍。)三公,為第一品。

開府儀同三司、開國郡公,為從一品。

儀同三司,太子三師,特進,尚書令,驃騎、車騎將軍,(二將軍加大者,在開國郡公下。)衛將軍,(加大者,在太子太師上。)四征將軍,(加大者,次衛大將軍。)左右光祿大夫,散郡公,開國縣公,為第二品。

尚書僕射,(置二,左居右上。)中書監,四鎮,(加大者,次四征。)中、鎮、撫軍將軍,(三將軍,武職罷任者為之。)領軍、(加大者,在尚書令下。)護軍、翊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散縣公,開國縣侯,為從二品。

吏部尚書,四安將軍,中領、護,太常、光祿、衛尉卿,太子三少,中書令,太子詹事,侍中,列曹尚書,四平將軍,大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清都尹,三等上州刺史,左右衛將軍,秘書監,銀青光祿大夫,散縣侯,開國縣伯,為第三品。

散騎常侍、三等中州刺史、司徒左長史、四方中郎將、四護(匈奴、羌戎、夷、蠻越。)中郎將、國子祭酒、御史中丞、中侍中、長秋卿、將作大匠、冠軍將軍、太尉長史、領左右將軍、武衛將軍、太子左右衛率、輔國將軍、四護校尉、太中大夫、龍驤將軍、三等上郡太守、散縣伯,為從第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