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唐會要卷十三

親饗廟

太宗二。 貞觀三年正月十日。上有事於太廟。十七年四月十一日。親謁太廟。謝承乾之過。

蘇冕曰。貞觀六年。監察御史馬周上疏雲。陛下踐阼已來。宗廟之享。未曾親事。遂使大唐一代之史。不書皇帝入廟之事。將何以貽厥孫謀。垂則來葉。且貞觀三年。已親饗廟矣。未知何事。致此不同。

高宗四。 永徽三年正月十八日。乾封元年四月八日。總章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儀鳳二年正月十四日。中宗一。 神龍元年十一月六日。親饗太廟。相王與左羽林將軍李多祚參乘。侍御史王覿上疏諫曰。多祚夷人。有功於國。適可加之寵爵。豈宜逼奉至尊。將帝弟以連衡。與吾君而共輦。誠恐萬方之人。不允所望。昔漢文帝引趙談驂乘。袁盎伏車之前曰。臣聞天子所以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英豪。今漢雖乏人。陛下獨奈何與刀鋸之餘共載。於是斥而下之。多祚雖無趙談之累。亦非卿相之重。不自循省。無聞固讓。豈國乏良輔。更無其人。史官所書。將示於後。何袁盎之強諫。獨微臣之不及。

睿宗一。 景雲三年正月一日。

元宗七。 先天元年十月四日。開元六年十月六日。時有司撰儀注。祔祭之日。車駕發宮。上謂宰臣曰。祭先齋。所以齊心也。據儀注。祭之日。發大明宮。又質明行事。縱侵星早發。猶是移辰方到。質明之禮。其可及乎。又朕不宿齋宮。即安正寢。情所不敢。宜於齋所設齋宮。五日赴行宮宿。六日質明行事。庶合於禮。宋璟等稱聖情深至。請即施行。詔有司改定儀注。六日。上自齋宮步詣太廟。十七年十一月四日。告巡陵也。皇帝乘玉輅。百官乘馬侍從。禮畢。乘馬還宮。初。儀注自大次施褥至殿前。有敕一切不許。及皇帝之出也。履地而行。禮畢。祀行神於西門。天寶元年二月十八日。六載正月十七日。十載正月九日至十日。赦文雲。自今已後。攝祭薦享太廟。其太尉行事。前一日致齋。具羽儀鹵簿公服引入。親授祝版。仍赴齋所。十三載二月八日。上高祖徽號。

肅宗二。 乾元元年四月三日。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代宗一。 廣德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德宗四。 建中元年正月四日。貞元元年十月十日。六年十一月七日。九年十一月九日。前一日。有敕至廟行禮。不得施褥。至敬之所。自合履地而行。至南郊亦宜準此。

憲宗一。 元和。二年正月。上親薦獻太清宮。朝享太廟。初享諸室。備極誠敬。及享德宗順宗流涕鳴咽不自勝。侍臣及舉冊讀冊官等。皆相顧而感泣也。

穆宗一。 長慶元年正月。

敬宗一。 寶曆元年正月。

文宗一。 太和三年十一月。

武宗二。 會昌元年正月。五年正月。

宣宗一。 大中元年正月。

懿宗二。 鹹通元年十一月。四年正月。

僖宗一。 乾符元年十一月。

昭宗二。 龍紀元年十一月。天復元年四月。

禘祫上

上元三年十月三日。有司將祫享於太廟。時議者以禮緯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公羊傳雲。五年一禘。而再殷祭。兩文互異。莫能決斷。太學博士史元璨議曰。按禮記正義。引鄭玄禘祫志雲。春秋傳。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薨。文公二年八月丁卯。大享於太廟。公羊傳雲。大享者何。祫也。是三年喪畢。新君二年當祫。明年春。禘於群廟。僖公宣公八年。皆有禘。則後禘去前禘五年。以此定之。則新君二年祫。三年禘。自爾之後。五年而再殷祭。則六年當祫。八年當禘。又昭公十三年。齊姬薨。至十三年喪畢當祫。為平丘之會。冬。公如晉。至十四年祫。十五年禘。傳雲。有事於武宮是也。至十八年祫。二十年禘。二十三年祫。二十五年禘。昭公二十五年。有事於襄宮是也。如上所云。則禘已後隔三年祫。祫已後隔二年禘。此則有合禮經。不違傳義。自此禘祫之祭。依元璨議。

開元十七年四月十日。禘享太廟九室。命有司攝行禮。初。唐禮祫序昭穆。禘各於其室。時禮官太常少卿韋絛奏曰。準古禮。五年再殷祭。一祫一禘。其義合聚昭穆。定次序。又孔安國王肅等先儒。皆以為序昭穆。惟鄭玄旨雲。禘各於其室。若如鄭玄。則與常享不異。恐鄭說謬於周經。請依古禮如王肅等議。序列昭穆。許之。初。開元六年秋。睿宗皇帝喪畢。祫享於太廟。自後相承。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各自紀年。不相通數。至二十七年。凡經五禘七祫。其年夏。禘訖。冬又當祫。太常議曰。禘祫二禮。俱為殷祭。祫為合食祖廟。禘為禘序尊卑。仲先君逮下之慈。成群嗣奉親之孝。事異常享。有時行之。然而祭不欲數。數則瀆。亦不欲疏。疏則怠。故王者法諸天道。制祀典焉。烝嘗象時。禘祫如閏。五歲再閏。天道大成。宗廟法之。再為殷祭也。謹按禮記王制。周官宗伯。鄭玄批註。高堂所議。並雲。國君嗣位。三年喪畢。祫於太廟。明年。禘於群廟。自爾以後。五年再殷。一祫一禘。漢魏故事。貞觀實錄。並用此禮。又按禮緯及魯禮禘祫注云。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所謂五年而再殷祭也。又按白虎通及五經通義。許慎異義。何休春秋。賀循祭議。並雲。三年一禘。何也。以為三年一閏。天道小備。五年再閏。天道大備故也。此則五年再殷。通計其數。一禘一祫。迭相承矣。今太廟禘祫。各自數年。兩岐俱下。不相通計。或比年頻合。或同歲再序。或一禘之後。並為再祫。或五年之內。驟有三殷。法天象閏之期。既違其度。五歲再殷之祭。數又不同。求之禮文。頗為乖失。說者或雲。禘祫二禮。大小不侔。祭名有殊。年數相舛。祫以三紀殺六而合。禘以五斷至十而周。有茲參差。難以通計。竊以三祫五禘之說。本出禮緯。五歲再殷之數。同在其篇。會通二文,非相詭也。蓋以禘後置祫。二周有半。舉以全數。謂之三年。譬如三年一閏。只用三十二月。其禘祫異稱。各隨四時。秋冬為祫。春夏為禘。祭名雖異。為殷則同。譬如禴祠烝嘗。其禮一也。鄭玄謂祫大禘小。傳鹹謂祫小禘大。肆陳之間。或有增減。通計之義。初無異同。蓋象閏之法。相傳久矣。惟晉代陳舒有三年一殷之議。自五年八年至十一年十四年。尋其議文所引。亦以象閏為言。且六歲再殷。何名象閏。五年一禘。又奚所施。矛盾之說。固難憑也。夫以法天之度。既有指歸。稽古之理。若茲昭著。禘祫二祭。通計明矣。今請以開元二十七年己卯四月禘。至辛巳年十月祫。至甲申年四月又禘。至丙戌年十月又祫。至己丑年四月又禘。至辛卯年十月又祫。自此五年再殷。周而復始。又祫禘之說。非惟一家。五歲再殷之文。既相師矣。法天象閏之理。大抵亦同。而禘後置祫。或近或遠。盈縮之度。有二法焉。鄭玄宗高堂生。則先三而後二。徐邈之議。則先二而後三。謹按鄭氏所注先王之法。約三祫五禘之文。存三歲五年之序。以為甲年既禘。丁年當祫。己年又禘。壬年又祫。甲年又禘。丁年又祫。周而復始。以此相承。祫後去禘十有八月而近。禘後去祫三十二月而遙。分析不均。粗於算矣。假如攻乎異端。置祫於秋。則三十九月為前。二十一月為後。雖小有逾。其間尚偏。竊據本文。皆雲象閏。二閏相去。則平分矣。兩殷之序。何不等耶。且又三年之言。本舉全數。二周有半。實概三年。於此置祫。不違文矣。何必拘滯。隔三年乎。蓋千慮一失。通儒之蔽也。徐氏之議。有異於是。研核周審。最為可憑。以為二禘相去。為月六十。中分三十。置一祫焉。若甲年夏禘。丙年冬祫。己年夏禘。辛年冬祫。有象閏法。毫釐不偏。三年一祫之文。既無乖越。五歲再殷之制。疏數又均。校之諸儒。義實長久。今請依據。以定二殷。先推祭月。周而復始。時禮部員外郎崔宗之駁。下太常。令更詳舊議。太常又執前議不改。中書令李林甫。又令集賢學士陸善經。更加詳核。善經以其議為允。於是太常卿韋絛奏曰。頃在四月。已行禘享。今指孟冬。又申祫祭。合食禮頻。恐違先典。臣忝在持禮。職司討論。輒據舊文。定其倫序。請以今年夏禘。便為殷祭之源。自此之後。禘祫相代。五年再殷。周而復始。其今年冬祫。準禮合停。望令有司。但行時享。則嚴禋不黷。庶合舊章。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