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唐會要卷七十三



大足元年四月。置武安州。南城州。並隸安南都護府。

開元二十四年正月。廣州寶安縣新置屯門鎮。領兵二千人。以防海口。

貞元七年五月。置柔遠軍於安南都護府。

元和四年八月。安南都護奏。破環王國偽號愛州都統三萬餘人。及獲王子五十九人。器械戰船戰象等稱之。其年九月。安南都知兵馬使兼押衙安南副都護杜英策等五十人狀。舉本管經略招討處置等使兼安南都護張舟到任已來政績事。安南羅城。先是經略使伯夷築。當時百姓猶甚陸梁。纔高數尺。又甚湫隘。自張舟到任。因農隙之後。奏請新築。今城高二丈二尺。都開三門。各有樓。其東西門各三間。其南門五間。更置鼓角。城內造左右隨身十宮。前經略使裴泰時。歡愛城池。被環王崑崙燒毀並盡。自張舟到任後。前年築歡州城。去年築愛州城。裴泰時。軍城不守。軍中器械卻失並盡。趙昌到任日近。鏇除廣州。自張舟到任。諸道求市。每月造成器械八千事。四年以來。都計造成四十餘萬事。於大廳左右。起甲仗樓四十間收貯。安南戎寇。難利鬥戰。先有戰船。不過十數隻。又甚遲鈍。與賊船不過相接。張舟自創新意。造艨艟舟四百餘只。每船戰手二十五人。掉手三十二人。車弩一支。兩弓弩一支。掉出船內。回船向背。皆疾如飛。敕旨。宜付所司。

寶曆元年五月。安南都護李元善奏。移都護府於江北岸。

開成三年。安南都護馬植奏。當管羈縻州首領。或居巢穴自固。或為南蠻所誘。不可招諭。事有可虞。臣自到鎮以來。曉以逆順。今諸首領願納賦稅。其武陸縣請升為州。以首領為刺史。從之。(又所管陸州界廢珠池復生珠。以能政。就加中散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

四年十一月。安南都護馬植奏。當管經略押衙兼都知兵馬使杜存誠。管善良四鄉。請給發印一面。前件四鄉是獠戶。杜存誠祖父以來。相承管轄。其丁口稅賦。與一郡不殊。伏以夷貊不識書字。難憑印文。從前征科。刻木權用。伏乞給發印一面。令存誠行用。敕旨。宜依。

鹹通六年十二月。安南都護高駢。自海門進軍破蠻軍。收復安南府。自李琢失政。交址陷沒十年。蠻軍北寇。邕容界人不聊生。至是方復故地。

安西都護府

貞觀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侯君集平高昌國。於西州置安西都護府。治交河城。

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突厥泥伏沙缽羅葉護。阿史那賀魯率眾內附。置庭州。

二十三年二月十一日。置瑤池都督府。安西都護府。以賀魯為都督。至永徽二年正月二十五日。賀魯以府叛。自稱缽羅可汗。據有西域之地。至四年三月十三日。廢瑤池都督府。

顯慶二年十一月。伊麗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大破賀魯於金牙山。盡收其所據之地。西域悉平。定方悉命諸部。歸其所居。開通道路。別置館驛。埋瘞骸骨。所在問疾苦。分其疆界。復其產業。賀魯所虜掠者。悉檢還之。西域諸國。安堵如故。擒賀魯以歸。十一月。分其地置蒙池昆陵二都護府。以阿史那彌射為昆陵都護。阿史那步真為蒙池都護。其月十七日。又分其種落。列置州縣。以處木昆部為匐廷都督府。以突騎施索葛莫賀部為嗢鹿都督府。以突騎施阿利施部為絜山都督府。以胡祿屋闕部為鹽泊都督府。以攝舍提啖部為雙河都督府。以鼠尼施處半部為鷹娑都督府。其所役屬諸胡國。皆置州府。西盡于波斯。並隸安西護府。又以賀魯平。移安西都護府於高昌故地。至三年五月二日。移安西都護府於龜茲國。舊安西復為西州都督。以曲智湛為之。以統高昌故地。(西域既平。遣使分往康國及吐火羅國。訪其風俗物產。及古今廢置。盡圖以進。因令史官撰西域圖志六十卷。)

四年正月。西蕃部落所置州府。各給印契。以為徵發符信。

龍朔元年六月十七日。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王名遠進西域圖記。並請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縣一百一十。軍府一百二十六。仍以吐火羅國立碑。以記聖德。詔從之。以吐火羅國葉護居遏換城。置月氐都督府。(缽勃城置藍氏州。縳叱城置大夏州。俱祿犍城置漢樓州。烏邏氈城置弗敵州。咄城置沙拉州。羯城置媯水州。忽波城置盤越州。烏羅渾城置忸密州。摩彥城置伽倍州。阿捺臘城置粟特州。蘭城置缽羅州。悉記密帝城置雙泉州。昏磨城置祀惟州。悉密言置城遲散州。乞施巘州城置富樓州。泥射城置丁零州。折面城置薄知州。阿臘城置桃槐州。頰厥伊城具闕達官部落置大檀州。播薩城置伏盧州。乞澀職城置身毒州。突厥施怛駃城置西戎州。騎失帝城置蔑頡州。發部落城置疊仗州。拔特山城置苑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