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六名例 凡一十三條



其應除、免、倍、沒、備償、罪止者,各盡本法。

【疏】議曰:假有八品官,枉法受財五疋,徒二年半;不枉法受財十二疋,亦徒二年半;竊盜二十四疋,亦徒二年半;監臨受財三十九疋,亦徒二年半;又詐欺取財二十四疋,亦徒二年半;又坐贓四十九疋,亦徒二年半:倍得七十六疋二丈。又請N十張,亡失一張,合杖六十。其贓總累為坐贓五十疋,合徒三年,餘贓罪止不加。據枉法,合除名;不枉法,合免官;盜者,倍備,枉法、不枉法、受所監臨及坐贓等,並沒官;亡失官N,備償;坐贓,罪止徒三年之類。如有二罪以上俱發者,即先以重罪官當,仍依例除、免,不得將為二罪唯從重論。

46 諸同居,若大功以上親及外祖父母、外孫,若孫之婦、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為隱;

【疏】議曰:「同居」,謂同財共居,不限籍之同異,雖無服者,並是。「若大功以上親」,各依本服。「外祖父母、外孫若孫之婦、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服雖輕,論情重。故有罪者並相為隱,反報俱隱。此等外祖不及曾、高,外孫不及曾、玄也。

部曲、奴婢為主隱:皆勿論,

【疏】議曰:部曲、奴婢,主不為隱,聽為主隱。非「謀叛」以上,並不坐。

即漏露其事及擿語訊息亦不坐。

【疏】議曰:假有鑄錢及盜之類,事須掩攝追收,遂「漏露其事」。「及擿語訊息」,謂報罪人所掩攝之事,令得隱避逃亡。為通相隱,故亦不坐。

其小功以下相隱,減凡人三等。

【疏】議曰:小功、緦麻,假有死罪隱藏,據凡人唯減一等,小功、緦麻又減凡人三等,總減四等,猶徒二年。

若犯謀叛以上者,不用此律。

【疏】議曰:謂謀反、謀大逆、謀叛,此等三事,並不得相隱,故不用相隱之律,各從本條科斷。

問曰:「小功以下相隱,減凡人三等。」若有漏露其事及擿語訊息,亦得減罪以否?

答曰:漏露其事及擿語訊息,上文大功以上共相容隱義同,其於小功以下理亦不別。律恐煩文,故舉相隱為例,亦減凡人三等。

47 諸官戶、部曲、稱部曲者,部曲妻及客女亦同。官私奴婢有犯,本條無正文者,各準良人。

【疏】議曰:官戶隸屬司農,州、縣元無戶貫。部曲,謂私家所有。其妻,通娶良人;客女,奴婢為之,部曲之女亦是:犯罪皆與官戶、部曲同。官私奴婢有犯,本條有正文者,謂犯主及毆良人之類,各從正條。其「本條無正文」,謂闌入、越度及本色相犯,並詛詈祖父母、父母、兄姊之類,各準良人之法。

若犯流、徒者,加杖,免居作。

【疏】議曰:犯徒者,準無兼丁例加杖:徒一年,加杖一百二十;一等加二十,徒三年加杖二百。準犯三流,亦止杖二百。決訖,付官、主,不居作。

應徵正贓及贖無財者,準銅二斤各加杖十,決訖,付官、主;

【疏】議曰:犯罪應徵正贓及贖,無財可備者,皆據其本犯及正贓,準銅每二斤各加杖十,決訖付官、主。銅數雖多,不得過二百。今直言正贓,不言倍贓者,正贓無財,猶許加杖放免;倍贓無財,理然不坐。其有財堪備者,自依常律。

若老小及廢疾,不合加杖,無財者放免。

【疏】議曰:謂以上應徵贖之人,若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廢疾,依律不合加杖,勘檢復無財者,並放免不徵。其部曲、奴婢應徵贓贖者,皆徵部曲及奴婢,不合徵主。

即同主奴婢自相殺,主求免者,聽減死一等。親屬自相殺者,依常律。

【疏】議曰:奴婢賤人,律比畜產,相殺雖合償死,主求免者,聽減。若部曲故殺同主賤人,亦至死罪,主求免死,亦得同減法。但奴殺奴是重,主求免者尚聽;部曲殺奴既輕,主求免者,亦得免。既稱同主,即是私家。若是官奴自犯,不依此律。〔九〕

註:親屬自相殺者,依常律。

【疏】議曰:律雲「各準良人」,悉準良人為法。既犯親屬,不依求免減例。

48 諸化外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