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四十二 禮二 沿革二 吉禮一



後周憲章,多依周制。正月上辛,祀昊天上帝於圜丘,(丘三成,成崇丈二尺。上徑六丈,十有二陛,每等十有二節。圜壝徑三百步,內壝半之。在國之陽七里。)以其先炎帝神農氏配,五帝、天文並從祀。(日月、內官、中官、外官、眾星。)又祀所感帝靈威仰於南郊,(於國南五里為方壇,崇丈二尺,廣四丈,壝方百二十步,內壝半之。)以始祖獻侯莫那配,用牲各以方色。皇帝乘蒼輅,戴玄冕,備大駕而行。從祭者皆蒼服。

隋文帝受命,再歲冬至日,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制壇於國南,太陽門外道東二里。丘四成,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廣二十丈,再成廣十五丈,三成廣十丈,四成廣五丈。)以太祖武元皇帝配,(並丘上。)五方上帝、天文並從祀。(日月、五星、內官四十二座,次官百三十六座,外官百二十一座,眾星三百六十座。五帝、日月在丘第二等,北斗、五星、十二辰、河漢、內官在丘第三等,二十八宿、中官在丘第四等,外官在內壝內,眾星在內壝外。)上帝、配帝、蒼犢各一。五帝、日月,方色犢各一。五星以下,羊豕各九。孟春上辛,祠感帝赤熛怒於南郊,(為壇於國南,太陽門外道西一里。去宮十里,高七尺,廣四丈。)以太祖武元帝配。其禮四珪有邸,牲用騂犢二。

煬帝大業元年孟春,祀感生帝,改以高祖文帝配。餘並仍舊。十年冬至,祀圜丘,帝不齊於次。詰朝,備法駕,至便行禮。是日大風,帝獨獻上帝,三公分獻五帝。禮畢,御馬疾驅而歸。

《通典》 唐·杜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