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一百九十一 邊防七



○龜茲

龜茲,(一曰丘茲,又曰屈茨。)漢時通焉。王理延城,(今名伊邏盧城。)都白山之南二百里,(隋西域圖記云:"白山一名阿羯山,常有火及煙,即是出硇砂之處。")東去長安七千五百里。戶七千。南與精絕、東南與且末、西南與杅彌、北與烏孫、西與姑墨接。能鑄冶。俗有城郭。東至都護理所烏壘城四百里。烏壘戶百十。與都護同理。其南三百里至渠犁。渠犁,城都尉一人,戶百三十。東北與尉犁、東南與且末、南與精絕接。昭帝田輪台,與渠犁地皆相連也。宣帝時,烏孫公主遣女。東有大河東流,號計戍水,據漢書則黃河也。(其真黃河也,見雍州西平郡篇。)

大唐貞觀二十三年,將軍阿史那社爾伐龜茲,虜其王而歸,立嗣子素稽為王。今安西都府所理,則龜茲城也。今王則震之後也。今並有漢時姑墨、溫宿、尉頭三國之地。

《通典》 唐·杜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