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三十六 職官十八



一命受職",明一命之士職爵俱有也。再命受服於君,不自為也。然則一命者,其服自為也。一命尚受職,再命不言自明耳。三命受車馬,三命謂侯伯之卿也。再命已受服於君,則三命之卿受服不疑矣,而復別受車馬於君,故曲禮雲"夫為人子,三賜不及車馬",明其三命得受車馬之義。然三命之卿則有命於天子之禮,故周禮雲"三命受位",明諸侯之卿受三命者,皆有列位於王朝也。則小國之卿再命者,雖得命於天子,於王朝未有列位也。三命之卿始受車馬,則再命以下車馬自為之也。若君特賜者,不在其例。四命受器,謂公之孤卿受祭器於公。四命始受器,三命以下皆自為之也,故禮記雲"有田祿者先為祭器"。三命以上既受祭服,四命者受服亦可明矣。三命之卿尚有列位於王,四命亦可知也。凡次國之君不過七命,小國之君不過五命。凡自稱者,伯曰天子之臣。(分陝之伯。)諸侯之於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守音手又反。)在邊邑,曰某屏之臣某。公子曰臣孽。(孽音五葛反。)士曰傳遽之臣,於大夫曰外私。(傳遽,以車馬給使者也。士臣於大夫者,曰私人也。傳音丁戀反。)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亦謂諸侯之卿也。三命以下,天子士也。某士者,若晉韓起聘於周,儐者曰晉士起也。)自稱曰陪臣某。(陪,重也。)於外曰子。(子,有德之稱也。魯春秋曰"高子來盟"。)於某國,曰寡君之老。使自稱曰某。(使謂使人於諸侯也。某,名也。)

秦制爵二十等,以賞功勞。(其十八等,自大庶長以下又似官也。)

右具封爵篇。其帥人皆更卒也。有功賜則在軍吏之例。自公大夫以上,令丞與亢禮。(言從公大夫以上人,與令丞亢禮。亢,當也,言高下相當,無所卑屈。)

漢官秩差次:(二漢並有秦二十等爵,然以為功勞之賞,非恆秩也。丞相、太尉、司徒、司空、諸將軍及諸侯王國官,不在此目。)

中二千石:(月百八十斛。王莽改曰卿。)御史大夫 太常 光祿勛 衛尉 太僕 廷尉 大鴻臚 宗正 大司農 少府 執金吾

二千石:(月百二十斛。亦曰真二千石。王莽改為上大夫。)太子太傅、少傅 將作大匠 太子詹事大長秋 典屬國 水衡都尉 京兆尹 左馮翊 右扶風 司隸校尉 城門校尉 中壘校尉 屯騎校尉 步兵校尉 越騎校尉 長水校尉 胡騎校尉 射聲校尉 虎賁校尉 州牧 郡太守

比二千石:(月百斛。王莽改為中大夫。)丞相司直 光祿大夫 光祿中郎五官左右三將 光祿虎賁中郎將 光祿中郎將騎都尉 西域都護副校尉 奉車都尉 駙馬都尉 郡尉

千石:(月九十斛。王莽改為下大夫。)丞相長史 大司馬長史 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長史。) 前後左右將軍長史 太常丞 光祿勛丞 衛尉丞 太僕丞 廷尉左右監 大鴻臚丞 宗正丞 大司農丞 少府丞 執金吾丞 太子衛率 萬戶以上縣令

比千石:(月八十斛。) 光祿太中大夫 光祿郎中車戶騎三將 光祿謁者僕射 光祿虎賁郎

八百石:(成市除八百石秩。)太子家令

比八百石:光祿勛諫大夫

六百石:(月七十斛。王莽改曰元士。)衛尉公車司馬令 衛士令 旅賁令 廷尉左右平 太子門大夫 太子庶子 將作大匠丞 太子詹事丞 水衡都尉丞 京兆君丞 左馮翊丞 右扶風丞 州刺史 郡丞 郡長史 郡尉丞 次萬戶以上縣令

比六百石:(月六十斛。)太常太卜博士 光祿議郎、中郎 光祿謁者掌賓贊受事員 西域都護丞、司馬、候 戊己校尉丞、司馬、候

五百石:(成帝除五百石秩。王莽復置,改為命士。)減萬戶縣長

四百石:(月五十斛。自四百石至二百石為長吏。王莽改為中士。)太子中盾 萬戶以上縣丞 次萬戶以上縣丞 減萬戶縣丞

比四百石:(月四十五斛。) 光祿侍郎

三百石:(月四十斛。王莽改為下士。)次減萬戶縣長

比二百石:(月三十七斛。)光祿郎中

二百石:(月三十斛。)萬戶以上縣尉 次萬戶以上縣尉 減萬戶縣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