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三十六 職官十八



百石:(月十六斛。自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為少吏。王莽改百石秩曰庶士。)

右漢吏員,自佐史至丞相,凡十三萬二百八十五人,(哀帝時官數。)命數未詳。(漢魏以降,逮於周隋,既多無註解,或傳寫訛舛,有義理難明,雖研覈莫辨。今但約其本史,聊存一代之制。他皆類此,覽之者幸察焉。)

後漢官秩差次:(此制初因其舊,以後錢穀兼給,其舊數增減不同,事具祿秩篇。其太傅、三公、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並不在此目。)

中二千石:(月百八十斛。)太常 光祿勛 衛尉 太僕 廷尉 大源臚 宗正 大司農 少府 執金吾(注云比二千石。) 太子太傅 河南尹 京兆尹 左馮翊 右扶風

二千石:(月百二十斛。)度遼將軍 大長秋 太子少傅 將作大匠 司隸校尉 州牧 凡州所監都為京都,置尹 郡太守 皇子封王國傅、相 皇子封王國御史大夫及諸卿

比二千石:(月百斛。)都護將軍 大將軍營五部校尉 光祿五官中郎將 光祿左中郎將 光祿右中郎將 光祿虎賁中郎將 光祿羽林中郎將 光祿奉車都尉 光祿駙馬都尉光祿騎都尉 光祿大夫 少府侍中(漢官秩雲千石。) 少府中常侍 城門校尉 北軍屯騎校尉 北軍越騎校尉 北軍步兵校尉 北軍長水校尉 北軍射聲校尉 每王屬國都尉 護烏桓校尉 護羌校尉 皇子封王國中尉

千石:(月八十斛。)太傅長史 太尉長史 司徒長史 司空長史 大將軍長史 光祿太中大夫(注云:秩比二千石。) 廷尉正、左監 少府中常侍 少府尚書令 少府御史中丞 太子家令 大長秋中宮仆 太子率更令 太子仆 城門司馬 平城門屯司馬 北軍屯騎校尉司馬 北軍越騎校尉司馬 北軍步兵校尉司馬 北軍長水校尉司馬、胡騎司馬 北軍騎射聲校尉司馬 右扶風、京兆每大縣令雒陽令 皇子封王國郎中令、仆

比千石:大將軍軍司馬 太常丞 光祿丞 光祿謁者僕射 衛尉丞 衛尉宮掖門司馬 太僕丞 鴻臚丞 宗正丞 司農丞 少府丞 使匈奴中郎將 執金吾丞(注云:"漢官秩雲六百石。")

六百石:(月七十斛。)大將軍從事中郎 度遼將軍長史 度遼將軍司馬 太常贊饗 太常太史令 太常博士祭酒 太常太祝令 太常太宰令 太常大予樂令 太常高廟令 太常光武廟令 太常前帝陵每陵園令 寸常先帝陵每陵食官令 光祿左右僕射 左右陛長 光祿羽林左監 光祿羽林右監 光祿中散大夫(注云秩比二千石。) 光祿諫議大夫光祿議郎 光祿常侍謁者公府掾 衛尉公車司馬令 衛尉南宮衛士令 衛尉北宮衛士令 衛尉左右都候 太僕考功令 太僕車府令 太僕未央廄令 太僕承華廄令 廷尉左平 鴻臚大行令 宗正諸公主每主家令 宗正諸公主每主主簿、仆、私府長 大司農部丞大司農太倉令 大司農平準令 大司農導官令 少府太醫令 少府太官令 少府守宮令 少府上林苑令 少府給事黃門侍郎 少府小黃門侍郎 少府小黃門令 少府中黃門冗從僕射 少府掖庭令 少府永巷令 少府御府令 少府祠祀令 少府鉤盾令 少府濯龍監 少府中藏府令 少府內者令 少府尚方令 少府尚書僕射 少府尚書 少府符節令 少府治書侍御史 少府侍御史 執金吾武庫令 大長秋丞 大長秋中宮謁者令 大長秋中宮尚書 大長秋中宮私府令(注曰"秩千石"。) 大長秋中宮永巷令 大長秋中宮黃門冗從僕射 大長秋中宮署令 太子倉令 太子食官令 太子門大夫 太子中庶子 將作丞 將作左校令 將作右校令 城門每門候 北軍中候 州刺史 右扶風京兆每次縣令 護烏桓校尉擁節長史、司馬 護羌校尉擁節長史、司馬

比六百石:(月六十斛。又雲五十斛。)大將軍曲軍候 光祿五官中郎 光祿左中郎 光祿右中郎 光祿虎賁中郎 光祿常侍謁者 太子洗馬 皇子封王國治書

四百石:(月五十斛。又雲四十五斛。)光祿給事謁者 少府太官丞 少府黃門署長、畫室署長、玉堂署長、丙署長 少府直里監 少府尚書左右丞 少府侍郎 大司農雒陽市長 大長秋中宮藥長 太子庶子 太子廄長 太子中盾 太子衛率 右扶風京兆每次縣長 雒陽縣丞 皇子封王國禮樂長、衛士長、醫工長、永巷長、祠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