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三十四 職官十六



○輔國將軍

後漢獻帝置輔國將軍,以伏完為之。晉王濬平吳後,拜輔國大將軍。有司奏輔國依比未為達官,不置司馬,不給官騎。詔依征、鎮給五百大車,增兵五百人為輔國營,給親騎百人,官騎十人,置司馬。宋明帝泰始四年,改為輔師將軍,後廢帝昱元徽二年復故。梁、後魏、後周、隋並有之。大唐輔國大將軍為武散官。

○鎮軍將軍以下

鎮軍大將軍,魏置,文帝以陳群為之。晉則楊駿、胡奮並領鎮軍將軍。齊、後周、隋亦有之。大唐因之。

冠軍將軍,魏置,以文欽為之。蓋因史記楚義帝以宋義為卿子冠軍、漢武帝以霍去病功冠三軍封冠軍侯之義也。晉亦有之。金章紫綬,給五時朝服,武冠,佩水蒼玉。歷代並有。(隋文帝置翊軍等四十三號將軍,品凡十六等,為散號將軍,以加汎授。居曹有職務者為執事官,無職務者為散官。武官上柱國以下為散實官,將軍為散號官。至煬帝時,定令罷之。)大唐因之。

雲麾將軍,梁置雜號。陳及大唐並有之。

忠武將軍,梁置雜號。陳有之,大唐因之。

壯武將軍,梁置雜號。陳有之,大唐因之。

宣威將軍,大唐置。

明威將軍,梁置雜號。後魏亦有之。大唐因之。

定遠將軍,梁置雜號。大唐因之。

寧遠將軍,晉置。大唐因之。

游騎將軍,魏置。陳有之。大唐因之。

游擊將軍,漢置。武帝以蘇建、韓說為之。後漢鄧晨亦為之。晉及陳並有之。大唐因之。又置懷化大將軍、歸德將軍以授蕃官。

○諸校尉

漢武帝初置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等校尉為八校,各有司馬。後漢以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為五校,皆掌宿衛兵,(按大駕鹵簿,五校尉在前,各有鼓吹一部。)各有司馬,(蔡質漢儀曰:"五營司馬見校尉,執版不拜。")並屬北軍中候。時五校官顯職閒而府寺寬敞,輿服光麗,伎巧必給,故多以皇族肺腑居之。至靈帝,又置西園八校尉。(其名曰上軍、中軍、下軍、典軍、助軍、佐軍及左右校尉。)自魏晉以下,五校之名與後漢同。唯後魏五校各置二十人。

中壘校尉,(漢掌北軍營壘門內,又外掌西域。後漢省中壘,但置北門中候,掌監五營。)屯騎校尉,(漢掌騎士,後漢初改為驍騎,建武十五年復舊。)步兵校尉,(漢掌上林苑門屯兵。晉阮籍聞步兵廚營人善釀,有貯酒三百斛,乃求為之。至隋屬鷹揚府。)越騎校尉,(漢掌越騎,越人內附以為騎也。後漢初改為青巾左校尉,建武十五年復舊。)長水校尉,(漢掌長水、宣曲胡騎,宣曲觀名,胡騎之屯於宣曲者。宋志引韋昭曰:"長水校尉典胡騎,廄近長水,故以為名。長水蓋關中小水名也。"又主烏桓騎也。)胡騎校尉,(漢掌池陽胡騎,不常置。胡騎之屯池陽者,後漢並長水也。)射聲校尉,(漢掌待詔射聲士,工射者冥冥中聞聲射則中之,因以名也。須待所命而射,故曰待詔射聲。)虎賁校尉,(漢掌輕車,後漢並射聲。)城門校尉,(漢掌京師城門屯兵,凡八屯。後漢掌雒陽城門十二所,若周禮司門。晉乾寶注曰:"如今校尉也。")驃姚校尉,(漢武以霍去病為之。)護烏桓校尉,(漢武帝時,烏桓屬漢,始於幽州部置之,擁節監領。至後漢,亦謂之領烏桓校尉。後漢主烏桓胡,並領鮮卑。李膺為此官。)戊己校尉,(漢元帝初元元年置。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己寄治耳。此所置校尉,亦無常居,故取戊己為名。一說戊己居中,鎮覆四方。漢所置校尉,亦處西域之中撫諸國也。)護羌校尉,(後漢在涼州部,持節,職如護烏桓,主西羌。元康中,改為涼州刺史。)儒林校尉,(蜀先主以周群為之。)南蠻校尉,(晉武帝於襄陽置之。元康中,荊州刺史領。江左初省,尋又置於江陵。齊書曰:"晉宋之際,刺史多不領南蠻,別以重人居之。唯齊豫章郡王嶷為南蠻校尉、荊湘二州刺史。")南夷校尉,(晉武帝於寧州置之。及江左,改曰鎮蠻校尉。)西戎校尉,(晉武帝於長安置之。元康中,改為雍州刺史。安帝義熙中,又置,治漢中。)寧蠻校尉,(晉安帝置,治襄陽,以授魯宗之。)護三巴校尉。(宋置。齊建元二年,改為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