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樓》第五十六回 王刑部受賄欺心 包待制夜巡獲證


有包公出至朝門,叫道:“王年兄,乞念多年故舊之情,務必誠心著力而辦,
弟便感激不盡。”王炳道:“年兄何出此言?”包公道:“王年兄,此事與小弟所
關非淺,年兄如若審壞了,小弟難免謊奏欺君之罪。”王炳冷笑道:“年兄此言差
矣!小弟與你是同里故交,一殿同僚,相與伴駕多年,豈可欺君自污,以害年兄?
但有一說,如果此事假偽,我也難審作真情復旨。”包公道:“這也自然,只要年
兄秉公審斷,無欺無隱就是了。但今天不審,明天定然要審明復旨,倘明天仍不審
斷,小弟要劾奏你故違欽限之罪了。”王炳應諾,又道:“年兄言之甚公,明天定
然審明不誤。”說罷,二人拱手而別。
不言包公自去,卻說王炳回行進內堂見了夫人,不談別話,只言領審之事。馬
氏道:“老爺,你此事既然安排妥當,何不今天即刻審訊一堂,也好放心。緣何應
承著包拯明朝審斷?聞這黑炭他最把細明察,如一泄漏些風聲,卻麻煩了。”王炳
笑道:“你不明白,下官亦非盡愚呆,今故意誆哄他明天審斷,使他今夜不加提防。
我卻審過一堂,明朝即上朝復奏聖上。你道這妙算如何?”馬氏聽了大悅,道:
“老爺福至心靈,算計極是。”
不表夫婦閒談,且說是晚日落西山,王刑部尚未升堂,先將郭槐藏在案桌下,
然後傳諭夜堂候審。一班衙役俱已齊集,在天牢內吊出假郭愧。法堂上只掛一盞玻
璃燈,又傳諭出來,說事關重大,須當秘密,衙役吏員等須要站立遠遠候著,不許
近聽審詞。這是王刑部懷著私弊,只恐燈燭一多,看出桌下真郭槐,聽出他口訴之
音。當時眾役人那裡知此弊端,只依著王大人吩咐遠遠排班。
當下王刑部帶到郭槐,案基一拍,大喝道:“郭槐!你可將十八年前狸貓換主
之事,明白招認,若有半字支吾,難當夾棍之刑。”藍七口不開言,郭槐在桌下口
口聲聲叫屈道:“王大人,休聽包拯妄奏謊言,要咱家招出什麼狸貓換主來。”王
炳喝道:“本部也知你倔強,不動刑怎肯招認?”喝令上刑,早有左右兩名排軍,
一聲答應,惡狠狠提起生銅夾棍,將假郭槐夾起。可憐藍七痛得死去還魂。若問藍
七犯罪已經定案,只候一刀了決,餘外沒有一些苦痛,豈知今夜又在刑部堂中再嘗
銅棍滋味,這是他倒運,禍不單臨。當時只夾得悠悠甦醒,但聞郭槐輕輕叫屈。一
人真痛,一人假喊,其聲音卻是差不多。不獨站立衙役聽不出真假,即行刑的排軍
也難辨其喊叫之聲。
且說包公是夜又帶四名健漢,青衣小帽,夜出巡查。側耳聽得街上兩個行人,
其中一人說:“事關欽案,非同小可,但不知審得如何。”一人道:“既然開了衙
門審訊,緣何不許閒人走進觀看?”一人道:“刑部衙門威嚴赫赫,豈容閒人喧集?”
包公聽了,滿腹狐疑,心想:王炳約吾明日聽審,因何今夜晚堂即審?其中必然有
弊。急急忙忙帶了張、趙、董、薛四人向刑部大街而去。但見門首大燈籠點得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