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樓》第五十九回 假豐都郭監招供 真惶恐劉後自裁


而薨。次年先帝方回,狄妃娘娘見八王爺去世,想來劉太后勢大,不敢結怨於他,
故未敢啟奏。奴婢乃是宮奴,更不敢多言。”聖上又問道:“如今太子何在?”陳
琳回奏:“若言太子根由,即是當今陛下。”聖上又問道:“如此說來,朕不是狄
娘娘所生!”陳琳又回奏道:“陛下乃是西宮李娘娘誕育聖躬,奴婢安敢妄奏!”
聖上點首,命侍御扶起陳琳,對他說道:“你乃忠誠之人,立志堪嘉,待朕迎請母
後,再加升賞。”又命內侍數人扶挽護持,送他還南清宮去。文武百官盡皆感嘆,
不意有此奇冤異事,如非包拯精明察理,誰能剖冤?當日聖上傳旨,暫且退朝用膳
之後,單召包公與太師富弼、國丈龐洪、吏部天官韓琦、樞密院歐陽修、參知政事
唐子方隨駕,前往陳州迎接國母。又領內監宮娥二十名,前往服侍李太后,暫且不
提。
先說陳琳老內監回到南清宮,一路暗想,包公實乃神人,二十年冤情,被他一
朝審明,不枉聖上將他當作心腹耳目之臣。一路想來,不覺已到南清宮,即將宣召
情節,稟明潞花王母子。狄娘娘聞言,憂喜各半,憂的是冒認太子為己子,有欺君
之罪;喜的是西官李氏娘娘還在,二十年之冤情,幸得今日包拯辦理明白。潞花王
亦不知當今聖上非母后所出,至今方知明白,不勝駭異。
又言劉太后一自郭槐被拿,包公又捉破王刑部賄賂,真乃計不成而機先泄露。
這幾日心悶意煩,縱珍饈佳味,玉液瓊漿,也難進口,只覺坐臥不寧,心神恍惚。
是夜,倒在龍床,翻翻復復不能成眠。一至天明,忽有內監急忙奔進道:“啟上娘
娘,大勢危矣!奴婢奉命探聽,聖上設朝,已經審明狸貓換主,是聖上與包拯親審,
郭公公招認分明,又宣召陳琳對實口供,絲毫無差。今聖上、包拯及幾位大臣擺齊
鑾駕,往陳州迎李太后去了。”劉太后聽罷,嘆一聲:“果然危矣!”頃刻面上失
色,玉手發抖,說道:“包拯,我與你定然是宿世冤仇,至今生作對。郭槐難免凌
遲碎剮之罪,我亦難免六律之誅。即今王兒不便加罪我嫡母,惟恐李氏回宮報怨,
且包拯執性,挑唆王兒不容。不如早死,以免受辱。”劉太后即打發宮娥內監出去,
閉上宮門,下淚數行,即下跪官房,拜叩先王,上謝恩德,將三尺紅綾,自縊於宮
中。
不知可能得救,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