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卷六十六 列傳第五十四◎李崇 崔亮



光韶以世道屯邅,朝廷屢變,閉門卻掃,吉凶斷絕。誡子孫曰:"吾自謂立身無慚古烈,但以祿命有限,無容希世取進。在官以來,不冒一級,官雖不達,經為九卿。且吾平生素業,足以遺汝,官閥亦何足言也。吾既運薄,便經三娶,而汝之兄弟各不同生,合葬非古,吾百年之後,不須合也。然贈謚之及,出自君恩,豈容子孫自求之也,勿須求贈。若違吾志,如有神靈,不享汝祀。吾兄弟自幼及老,衣服飲食未曾一片不同,至於兒女官婚榮利之事,未嘗不先以推弟。弟頃橫禍,權作松櫬,亦可為吾作松棺,使吾見之。"卒年七十一。孝靜初,侍中賈思同申啟,稱述光韶,贈散騎常侍、驃騎將軍、青州刺史。

光韶弟光伯,尚書郎、青州別駕。後以族弟休臨州,遂申牒求解。尚書奏:"按禮:始封之君不臣諸父昆弟,封君之子臣昆弟不臣諸父,封君之孫得盡臣。計始封之君,即是世繼之祖,尚不得臣,況今之刺史,既非世繼,而得行臣吏之節、執笏稱名者乎?檢光伯請解,率禮不愆,請宜許遂,以明道教。"靈太后令從之。尋除北海太守,有司以其更滿,依例奏代。肅宗詔曰:"光伯自蒞海沂,清風遠著,兼其兄光韶復能辭榮侍養,兄弟忠孝,宜有甄錄。可更申三年,以厲風化。"後歷太傅諮議參軍。

前廢帝時,崔祖螭、張僧皓起逆,攻東陽,旬日之間,眾十餘萬。刺史、東萊王貴平欲令光伯出城慰勞。兄光韶曰:"城民陵縱,為日已久,人人恨之,其氣甚盛。古人有言'眾怒如水火焉',以此觀之,今日非可慰諭止也。"貴平強之,光韶曰:"使君受委一方,董攝萬里,而經略大事,不與國士圖之。所共腹心,皆趨走群小。既不能綏遏以杜其萌,又不能坐觀待其衰挫。蹙迫小弟,從為無名之行。若單騎獨往,或見拘縶;若以眾臨之,勢必相拒敵。懸見無益也。"貴平逼之,不得已,光伯遂出城數里,城民以光伯兄弟群情所系,慮人劫留,防衛者眾。外人疑其欲戰,未及曉諭,為飛矢所中,卒。贈征東將軍、青州刺史。

子滔,武定末,殷州別駕。

史臣曰:李崇以風質英重,毅然秀立,任當將相,望高朝野,美矣。崔亮既明達後事,動有名跡,於斷年之選,失之逾遠,救弊未聞,終為國蠹,"無所苟而已",其若是乎?光韶居雅仗正,有國士之風矣。

《魏書》 北齊·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