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五十六

文選考異
注“孟春始贏”:袁本“贏”作“ 嬴”,下同。案:“嬴”字是也。茶陵本亦誤“贏”,正文作“盈”,疑尚有“盈”、“贏”異同之注而未全。
注“掌壺以令軍井”:茶陵本“ 掌”下有“挈”字,是也。袁本亦脫。

注“懸壺以哭”:案:“哭”上當有“代”字,下當有“者”字。各本皆脫。

注“令軍中眾”:何校“眾”上添“士”字,是也。各本皆脫。

注“鄭玄曰”下至“異晝夜漏也 ”:此三十二字袁本、茶陵本無。案:因已見五臣而節去,二本非,尤是也。

注“新序固乘曰”:袁本、茶陵本無“固乘”二字。

布在方冊:袁本雲善作“布在方冊”。茶陵本雲五臣作“有布方冊”。案:各本所見皆非也。此外“有布”與下“無彰”偶句,非取禮記成交。善亦作“有布”。陟注文而傳寫誤。

注“布在方冊”:袁本、茶陵本 “冊”作“策”。案:此尤順正文改耳。蓋二本是而尚有“冊”、“策”異同之注,否則善正文自作“策”也。

注“有水赤其中”: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字。

注“晝夜漏起”:案:“晝”字不當有。各本皆衍。

注“則河溓海夷”:袁本、茶陵本作“則河海夷晏”。案:此尤校改之也。

注“周禮曰”下至“以叫百官” :此十六字袁本、茶陵本無。案:因已見五臣而節去。

注“諸侯有日御”:袁本“御” 下有“草創已見上文”六字,是也。茶陵本復出,非。尤刪削,益非。

注“登大庭之庫”:何校“庭” 下添“氏”字,是也。各本皆脫。

注“謂土圭也”:袁本“也”下有“已見上文”四字,是也。茶陵本復出,非。

注“十累一銖”:袁本、茶陵本 “銖”下有“撮粗括切”四字,是也。案:此善音,尤誤去。

注“巴郡落下閎與焉”:袁本、茶陵本無“巴郡”二字。

無得而稱也:案:“得”當作“ 德”。茶陵本雲五臣作“得”。袁本雲善作“德”。此以五臣亂善。

注“孔甲有盤盂之戒”:袁本、茶陵本“戒”下有“言也”二字。案:此尤校刪之也。

注“紀善綴惡”:袁本、茶陵本 “綴”作“掇”,是也。

注“奧矣不窮”:袁本、茶陵本 “奧”作“煥”,是也。

注“呂氏春秋曰”:袁本“呂” 上有“熙載已見上文”六字,是也。茶陵本復出,非。尤刪削,益非。

注“角平升桶權概”:案:“升 ”當作“斗”。各本皆偽。

注“禮義消亡”:袁本、茶陵本 “禮”上有“齊宣公之時”五字。案:當衍“齊”字耳。何。陳校皆改“齊”為“衛”。

擊刀舛次:袁本、茶陵本“刀” 作“刁”。案:注中字各本皆作“刁”。又上注引漢舊儀“擊刀斗”,袁 茶陵二本亦作 “刁”。考此字本作“刀”,後人作“刁”以別之,蓋已久矣。其錯出作“刀”者,轉因偽而偶合於古耳。余放此,不具出。

聚木乖方:袁本、茶陵本“聚” 作“叢”。案:善引周禮“以序聚柝”為注,是其本作 “聚”。二本所載銑注則雲“叢木”,是其本作“叢” 。二本失著校語也。當以尤為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