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二十六

文選考異
注“子房之岩棲”:案:“子房” 當作“許由”。各本皆誤。
注“班固漢書曰邴曼容”:袁本、茶陵本無“班固漢書曰”五字“邴”下有“生”字。案:各本皆非。依善例,當雲“邴生曼容已見還舊園作 ”,無此下“養志自修為官不肯過六百石輒自免去”十六字。

注“不□牽朱絲”:何校“□” 改“悟”,陳同。今案:此疑借“□”為“悟”,已見阮籍詠懷詩。

注“陸機越洛詩曰”:案:“越 ”當作“赴”。各本皆偽。

注“戰明貴不如義”:袁本、茶陵本“戰”下有“勝”字,是也。

初發石首城五言 沈約宋書曰:靈運陳疾東歸,會稽太守孟顗乃表其異志。靈運馳往京都,詣闕上表。太祖知其見誣,不罪也,不欲使東歸,以為臨川內史。伏韜北征記曰:石頭城,建康西界臨江城也,是曰京師。

 謝靈運

白珪尚可磨,斯言易為緇。毛詩曰:白珪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毛萇詩傳曰:緇,黑色也。雖抱中孚爻,猶勞貝錦詩。 周易曰: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毛詩曰:萋兮菲兮,成是貝錦。鄭玄曰:讒人集作己過,以成於罪,猶女功之集彩色,以成錦文也。寸心若不亮,微命察如絲。寸心,已見上文。亮,猶明也。楚辭曰:蜂蛾微命。東觀漢記,梁節王暢上疏曰:筋骨相連,命在絲髮。鄭玄毛詩箋曰:察,省也。日月垂光景,成貸遂兼茲。日月,喻太祖也。葛龔薦黃鳳文曰:君垂日月之光,流萬里之恩。老子曰:夫唯道,善貸且善成。說文曰:貸,施也。出宿薄京畿,晨裝摶魯颸。毛詩曰:出宿於濟。又曰:莊子曰:摶扶搖而上。征颸,已見上文。重經平生別,再與朋知辭。再,謂前之永嘉,今適臨川。故山日已遠,風波豈還時。古詩曰:相去日已遠。家語,孔子曰:不觀巨海,何以知風波之患。苕苕萬里帆,茫茫終何之?毛詩曰:洪水茫茫。莊子曰:芒乎何之?忽乎何適?游當羅浮行,息必廬霍期。羅浮山記曰:山高三千丈,長八百里。舊說浮山從會稽來,博於羅山,故稱博羅。今羅浮山上獨有東方草木。廬、霍,二山名也,已見江賦。越海凌三山,游湘歷九嶷。東方朔集,朔對詔曰:陵山越海,窮天乃止。三山在海中,眾仙所居。九嶷山在長沙零陵,舜帝所葬也。欽聖若旦暮,懷賢亦淒其。范曄後漢書曰:朱勃謂馬援曰:欽慕聖義。莊子曰:萬代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毛萇詩傳曰:其,辭也。皎皎明發心,不為歲寒欺。毛詩曰:明發不寐,有懷二人。說苑曰:孔子曰:義士不欺心。

文選考異
注“是曰京師”:陳雲“師”當作 “畿”,因詩有“出宿薄京畿”句,故既引伏記,復云爾也。案:所校是也。各本皆誤。
注“善貸且善成”:茶陵本無“ 且”下“善”字,是也。袁本亦衍。

晨裝摶魯颸:案:“魯”當作“ 曾”。袁本雲善作“魯”。茶陵本雲五臣作“曾”。各本所見皆非,“魯”但傳寫誤。何校改“曾”,陳同,是也。

注“又曰莊子曰摶扶搖而上征颸已見上文”:案:“又曰”下當有脫文,“征”字衍。袁本與此同誤。茶陵本刪“又曰”二字,“征颸已見上文”六字作“楚辭曰溢颸風而上征”九字,乃復出前在郡臥病呈沈尚書注耳。何校全依茶陵改,非。

道路憶山中五言
 謝靈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