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征西》第一百六回 平西府骨肉談心 狄王爺達呈貢禮

  第一百六回 平西府骨肉談心 狄王爺達呈貢禮

詩曰:
賽花奉詔到中華,太后駕臨王府家。
骨肉滿門今敘會,談青說白樂無涯。
當下公主想來天朝氣度之美,心花大開之際,有太后娘娘呼聲:“賢侄媳,老
母看你身材裊裊,體態柔柔,焉能有此武藝勝比男兒?不畏兇狠有膽量,兩次殺退
遼兵,為解夫難。細想細思,尚還不準信。今朝老身何幸,與英雄侄媳相逢。”公
主正要開言答話,楊府佘太君滿面春風說聲:“太后娘娘,這是當今萬歲洪福齊天,
故出此英雄女將。算起來令侄若非錯走國度,焉得相逢公主?又怎得公主前往西遼
破敵解圍?此乃國家有幸,又是令侄良緣,老太太的福蔭,狄門有光。”此時太大
連稱不敢當。又呼聲:“賢媳,究竟你怎能習得武藝,因何有此神通?細細說明眾
位得知,不必含羞不語。”公主聽了,說聲:“婆婆,媳婦自幼學法於廬山聖母,
收為門徒。父王、母后信了師父之言,帶上仙山幾載,傳習武藝,略贈了法寶,教
傳騰雲霧遁之術,學全兵法,吩咐幫助天朝,這是聖上洪福,豈是妾身功勞?”眾
夫人聽罷大悅,更有一番席上之言,余不必載。
卻說狄爺在著外堂,弟兄五人款待四位番官,當時見公主帶來的箱中物件,有
扛夫抬進府中,府內家人點查收訖,交與宮娥細細收拾過。隨來太監、宮娥各有小
席款賜,你談我說,共羨中原之地華美。各日用什物,裳服膳饌,比著下邦氣度甚
至加倍。我等只願一生一世不還轉國中。也罷,無奈捨不得爹娘的,不表閒言。
是日,眾番兵在營,狄爺也有責賜酒食。內堂宴畢,紅日歸西。眾位夫人、三
位老太君拜別太后、太太,婆媳一路送出中堂,各個坐轎而去。獨有太后尚在府中,
姑嫂、侄媳是夜在內庭燈下,細將從前之事說一番。說到龐家父女、孫秀三個奸黨,
狄太后恨聲不止。太太說:“這龐洪如此欺君不法,可笑聖上原要寬恕他的。”太
後說:“嫂嫂啊,若被當今怒了龐妃,敖其女必赦其父,只憂削草不除根,猶恐再
發之虞。今得這奸臣尚有四個兒子在,日後還有了起發萌之弊。”狄爺聽了微笑說:
“姑娘啊,倘或他兒子不比龐洪心術,知道父親行惡,理該正法,就不敢胡為。謹
慎安分守業,做個善良人,也未可知。”太后說:“若依得侄兒之說,乃國家之幸
也。但如今侄媳已到來,國務已完,侄兒可奏知聖上,辭駕歸鄉祭祖才是。”狄爺
應諾。太太開言說:“姑娘你也離了故土四十餘年,目下年尊也無別事,何妨一共
轉家園?”太后點頭說:“嫂嫂之言,正合我意。想起爺娘、先兄一念,怎不由人
不斷肝腸?”太后娘娘說起,淚珠垂落。太太也觸動愁心,追思昔日丈夫狄廣在朝,
名聲最重。不幸與公婆相繼而亡,此時寡婦孤兒幸喜有些田產留後。只望苦節撫孤,
以承狄氏一脈。豈料又遭水難,兒只說娘死,母只知道兒亡。兩命虧得上蒼庇佑,
十年中分而複合。後來孩兒解送征衣,方能使母子再會。歷盡許多苦楚,今日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