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征西》第一百十回 修狄墳張文料理 送榮歸兄弟同心

  第一百十回 修狄墳張文料理 送榮歸兄弟同心

詩曰:
平西千歲退山西,一路花香村馬蹄。
四虎兄弟多義氣,同心並膽送榮歸。
當下安樂王爺說:“你兄弟二人訴此一面之詞,孤家信不得的。但既是同胞手
足,須要相和,一同供養母親方才為是。為何你推我,我推你?弟兄多是個不孝的。”
有趙惟榮說:“千歲爺,小人一人養母,胞弟只是不管賬的。”惟仁說:“千歲不
要聽他妄言,母親是小的一人獨養。哥哥是個賭盪游閒之輩。怪小人勸解於他,故
要持刀殺我,反說小人持刀殺他,只求千歲爺公斷。”千歲即呼:“惟榮,孤家看
起來是惟仁不好,持刀殺你是真。孤家看你衣衫襤褸,是個貧苦之人,賞你銅錢五
十貫做些小買賣,勿要游閒。人既孝心,上天必信。弟不養母,天必加誅,貧涸到
底無人哀憐。領賞去吧。”惟榮領賞,心花大開。叩謝千歲爺恩賞,拿了錢,又拾
起刀要走。千歲忙問:“惟榮,你有許多錢,這把刀不要也何妨,何必拿去?”原
來,千歲試賺他。豈知惟榮得了五十貫錢快活昏了,忘卻前事,直說出來:“不瞞
千歲爺,這把刀是小人借來的物,若不拿去交還人,必要小人賠償了。”千歲說:
“那一家借來的?”惟榮說:“好朋友張倫那邊借來的。”千歲喝聲:“喪心狗才,
原來你自己借來的刀,冤屈兄弟殺你!”吩咐家丁捆綁他,發與縣主照律定罪,斷
不姑寬。此時惟榮改口已來不及,叩頭哀告懇求,千歲全然不理,將五十貫錢賞了
弟,惟仁叩謝千歲爺,出窯宮而去。惟榮發至縣官重處。自此之後,安樂王似地方
官一樣,民間有甚冤屈事情,皆來報告,千歲公斷果也無差,所以眾民遠出稱揚千
歲恩德。本地衙門到無案事辦理。陳橋地面不獨盜賊寧息,就是流猖窩賭多已盡除,
酗酒行兇,刁奸惡棍多已潛蹤。官員役吏不敢貪贓勒端,土惡富豪不敢倚勢凌弱。
從此遠近聞名,揚到帝都,書休過表。
又說山西張文前數日接到狄爺家書,早已重新建造王府,祖墳修理,添載松柏,
茂秀十分。件件完全,只待他母子歸鄉祭祖。如今又接書一封,方知太后同來,少
不得又要當心整頓宮院。就是汴梁與山西的經由要路,處處多是修理。街衢除污掃
淨,並太原一府十縣各官,協同料理街衙,平坦道路。傳諭民家店戶預先備辦香燭,
結彩,免使臨期侷促。眾民也有一番言談,也不煩表。這張文與妻說道:“我前時
與你講過了,太后娘娘乃狄家內人,應該同岳母一同回來祭祖方為正理。你說他身
為太后,必不肯輕身回來。如今方已到。”金鸞含笑說:“妾只道他乃玉葉金枝,
慣住鳳閣龍樓坐享,豈輕易拍閒迴轉家園?所以料他不來。如今既到,真乃有幸的,
你何必取笑於妾身?”張文發笑道:“這是玩耍之言,有可妨礙?”閒言休得多表。
又過了十天,當時近有各差走報人,是府、縣差來常常探聽,天天有報。今日
到某處,明日到那方,一天一天報近了。一日,報到千歲已到了三十里了。當時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