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征西》第一百十一回 到家鄉狄爺拜探 復聖旨包拯回朝

  第一百十一回 到家鄉狄爺拜探 復聖旨包拯回朝

詩曰:
榮歸謁祖狄王親,聖上恩隆寵愛珍。
敕命包公代御祭,回朝復旨拜辭行。
當下狄金鸞正喜歡侄兒伶俐乖覺,有公主暗暗開懷說:“姑娘,我有幾位外甥
兒子?”金鸞見嫂嫂一問,臉上泛出桃紅,低頭說聲:“嫂嫂啊,我名說夫妻曾經
十載,今日張姓香菸還未有繼嗣之人。”公主聽了說:“姑娘啊,命該有子休嫌晚。
如今你才是中年,或者命該受子遲些,人人多是有子的,豈獨姑娘你一人?”金鸞
說:“嫂嫂啊,此話今生休想望,說也枉然了。”公主聽罷,又勸解姑娘一番,多
少言詞不必多表。
又說張文吩咐眾家先往定了房間,太后娘娘另有宮院。格外雅致,床帳什物件
件完全,多是張文夫婦平日當心辦理預備齊全的。此時,狄府眾人多更換過衣裳。
是時已將府內外、堂中排開酒宴,一堂音樂,佳韻揚揚,堂庭中外喧譁暢飲。狄府
家丁、使女俱有小宴席賞賜。一班御林軍也是猜拳放馬的,歡樂而飲。眾吃酒至更
深,方才散去殘宴,各各安睡去了。
次日早晨,有各官是本府文武官員到來,問候請安。太后娘娘的懿旨仍降,各
官員自此以後不用仍來候安,前日山西的官員盡到此處接迎太后娘娘,已遵旨意各
各回去了。如今到府中請安的官員俱是太原本府的。各官遵旨,來日自此俱不到來
請安,省卻多少浩煩,眾官大喜,多說太后恩德寬宏。不表。
再說平西王幼年撇卻家鄉,今日榮歸故里,須一人也相識不得。當時與四位兄
弟乘了馬,備了名帖,一幹家將跟隨,一路往拜探地方官與鄉紳耆老。這是登門答
拜,留饗款酒,又勞忙了幾天。若問這狄千歲身受王爵,又是王親,因何要拜探他
等?只為鄉居比不得在朝,鄉間乃序齒為先,且況州縣總戎司戶,須是官職卑微,
原乃本處應管官員。狄爺又是謙遜之人,故來拜探這下屬官,又探望各紳耆。一言
交待分明,不多再述。
是日,狄爺拜探方得空閒些,忽又報到主祭包大人到了。狄千歲聞報,即齊整
衣冠,帶了四位弟兄一同出迎,接到王府中堂見禮坐下。狄爺開言說:“包大人,
下官已沾得大人搭救深恩未曾少報,今又敢勞跋涉到來,下官反覺不安。”包爺說:
“王親大人,乃聖上差使下官的,狄王親休得謙言。”當下包爺要參見太后娘娘。
狄爺命家丁請出,太后吩咐:“包卿勿行朝廷禮,以賓主相見便了。”包爺說:
“微臣焉敢如此?”當時仍是三呼千歲。太后命一同坐下,又呼:“包卿,你是宋
朝一大忠臣,保國擎天柱,能使當今認母,削除龐黨,皆虧包卿之力。就是我侄兒
屢蒙提拔,老身嘗念不忘。”包爺說:“太后娘娘休得過獎。千歲與我同為一殿之
臣,古道:‘文官把筆安天下,武將提刀定太平’,為臣食君之祿,理該如此,娘
娘何必過獎微臣?”閒談一會,太后辭別包公進內。有太君又步出中堂,丫鬟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