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征西》第一百九回 狄太后姑嫂還鄉 安樂王閒中作斷

  第一百九回 狄太后姑嫂還鄉 安樂王閒中作斷

詩曰:
太后娘娘返故鄉,相攜侄媳喜歡揚。
行程萬里風光妙,一路官員恭肅莊。
卻說太后降旨嘉祐王說,數十年別卻家園,要與侄兒歸鄉祭祖。是時,天子依
母后之命,即差御林軍三百護送母后還鄉。又差包龍圖代君御祭狄祖,包公領旨。
又有石兵部回歸府中對母親、郡主說:“本該請旨還鄉,只有張忠、李義、劉慶俱
要相送狄千歲還鄉。從前結義之時,曾有同心合志之言,理該我也要送千歲後,方
可請旨還鄉。”老太太說:“我兒,這是理該如此的。”不題母子之言。
正是日月兩輪圓轉度,光陽催速起程日。狄爺三日之前先往列位王爺大臣處辭
行,眾人備酒餞行,狄爺一概辭謝。又到相國寺謝了隱修和尚。只為前時被孫秀暗
害,用藥棍打傷,謝他醫治之恩。又差官帶白銀三千兩,前往武當山金亭驛地方,
裝塑金身聖帝,酬答賜贈人面獸、神箭法寶。又著焦廷貴、孟定國掌管王府,點明
箱籠物件,發扛夫扛抬。又說安樂王是日稟知母后娘娘說:“狄太后回歸故里,臣
兒送別起程。”李太后說:“孩兒之見不差。”
且說天子隆寵狄爺太重,是日降旨光祿寺:“安排御宴於長亭內,文武侯王代
朕等候御弟平西王餞別。”此日狄爺恭辭聖駕出朝。又說狄太后起程時呼喚:“我
兒,為娘去了仍要回來,各物件不必多帶,只用四個箱子。二個裝金珠財寶,兩個
帶暖襖皮裘以御隆冬霜雪。帶了八名太監,八個宮娥。先傳懿旨,只用龍鳳大轎,
不駕鑾輿,官員不必相送。”潞花王說:“孩兒應該伴母后還鄉才是。”太后說:
“孩兒,一則宮院無人,二則為娘去三兩月間就回來,你不必去了。”當時狄太后
又到安樂宮相辭,李太后甚是情濃,也備酒餞行。分離期會之話也是許多,不能盡
述。又有曹後、張妃子殷勤送出宮不表。
又說天子傳旨排鑾相送,太后乘了輦輿,坐上大轎,三百御林軍擁護相隨。潞
花王隨著狄青到來狄王府。又有各府太君、郡主及眾王侯大臣的命婦,或先後或俱
有禮物到王府送行,當受則受,當辭則辭,不多表。是日,天色晴朗,四虎英雄安
排隊伍先出城等候,狄王府家丁數百隨從太太,三百御林軍擁隨太后,狄王爺兵丁
三千從後,仍騎龍駒。車輿大轎三百乃乘女眷。小爵主自有宮娥同坐轎中。公主此
時二十四對宮娥分左右,各太監擁後相隨。一班眾將威威烈烈,三千御林軍盔甲分
明,前後一程笙歌鼓樂,雅韻悠揚。太太喜喜心中。公主心花大開想:“我生於外
國,從不見中原風景。直到如今方知下國多不及上邦倍加熱鬧,人煙稠集,景致繁
華,真乃錦繡江山。”狄爺想:“從前初到汴京之日舉目無親,全虧得姑母周鏇。
豈料今朝做了一人之下,萬人之尊。憶想回思,真如春夢。”千歲正在思言之際,
當下長亭文武官員不少,大小共有百餘員,已早早俟候,代君錢別功臣。狄爺到了
一一答謝,又跪下望闕叩首,拜謝君恩。然後與眾大臣交飲御酒。一會,即拜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