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二百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景龍中,遷考功員外郎,諂事太平公主,故見用。及安樂公主權盛,復往諧結,故太平深疾之。中宗將用為中書舍人,太平發其知貢舉時賕餉狼藉,下遷汴州長史,未行,改越州長史。頗自力為政。窮歷剡溪山,置酒賦詩,流布京師,人人傳諷。

睿宗立,以獪險盈惡詔流欽州。祖雍歷中書舍人、刑部侍郎。倡飲省中,為御史劾奏,貶蘄州刺史。至是,亦流嶺南,並賜死桂州。之問得詔震汗,東西步,不引決。祖雍請使者曰:"之問有妻子,幸聽訣。"使者許之,而之問荒悸不能處家事。祖雍怒曰:"與公俱負國家當死,奈何遲回邪?"乃飲食洗沐就死。祖雍,江夏王道宗甥,及進士第,有名於時。

魏建安後迄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謂蘇武、李陵也。

初,之問父令文,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人,世稱"三絕"。都下有牛善觸,人莫敢嬰,令文直往拔取角,折其頸殺之。既之問以文章起,其弟之悌以蹻勇聞,之愻精草隸,世謂皆得父一絕。

之悌,長八尺。開元中,歷劍南節度使、太原尹。嘗坐事流朱鳶,會蠻陷驩州,授總管擊之。募壯士八人,被重甲,大呼薄賊曰:"獠動即死!"賊七百人皆伏不能興,遂平賊。

之愻為連州參軍,刺史聞其善歌,使教婢,日執笏立簾外,唱吟自如。

閻朝隱,字友倩,趙州欒城人,少與兄鏡幾、弟仙舟皆著名。連中進士、孝悌廉讓科,補陽武尉。中宗為太子,朝隱以舍人幸。性滑稽,屬辭奇詭,為武后所賞。累遷給事中、仗內供奉。後有疾,令往禱少室山,乃沐浴,伏身俎盤為犧,請代後疾。還奏,會後亦愈,大見褒賜。其資佞諂如此。景龍初,自崖州遇赦還,累遷著作郎。先天中,為秘書少監,坐事貶通州別駕,卒。

尹元凱,瀛州樂壽人。由慈州司倉參軍坐事免,棲遲不出者三十年。與張說、盧藏用厚,詔起為右補闕。

時又有富嘉謨、吳少微,皆知名。

嘉謨,武功人,舉進士。長安中,累轉晉陽尉;少微,新安人,亦尉晉陽,尤相友善;有魏谷倚者,為太原主簿,並負文辭,時稱"北京三傑"。天下文章尚徐、庾,浮俚不競,獨嘉謨、少微本經術,雅厚雄邁,人爭慕之,號"吳富體"。豫修《三教珠英》。韋嗣立薦嘉謨、少微並為左台監察御史。已而嘉謨死,少微方病,聞之為慟,亦卒。

劉憲,字元度,宋州寧陵人。父思立,在高宗時為名御史。於時河南、北大旱,詔遣御史中丞崔謐等分道賑贍,思立建言:"蠶務未畢而遣使撫巡,所至不能無勞餞。又賑給須立簿最,稽出入,往返停滯,妨廢且廣。若無驛處,馬須豫集,以一馬勞數家,今農事待雨興作,輟日役,破歲計,本欲安存,更煩擾之。望且責州縣給貸,須秋遣使便。"詔聽,罷謐等行。遷考功員外郎。始議加明經帖、進士雜文。卒官下。

憲擢進士,調河南尉,累進左台監察御史。天授中,奉詔按來俊臣罪,憲疾其酷,欲痛繩之,反為所構,貶潾水令。俊臣死,召為給事中,轉中書舍人。坐善張易之,出為渝州刺史。除太僕少卿,脩國史,兼脩文館學士,遷太子詹事。時玄宗在東宮,雅意墳史,憲啟曰:"殿下位副君,有絕人之才,非以尋擿章句,要通大意而已。侍讀褚無量經明行脩,耆年宿望,宜數召問以察其言。"太子順納。會卒,贈兗州都督。

武后時,敕吏部糊名考判,求高才,惟憲與王適、司馬鍠、梁載言入第二等。適,幽州人,終雍州司功參軍。鍠,河南人,神龍初,以中書侍郎卒。事繼母孝,奉祿不入私舍。與弟銓、伯父希象皆歷殿中侍御史。希象,剛直不諂,終主爵員外郎。載言,聊城人,歷鳳閣舍人,專知制誥,終懷州刺史。

李邕,字泰和,揚州江都人。父善,有雅行,淹貫古今,不能屬辭,故人號"書簏"。顯慶中,累擢崇賢館直學士兼沛王侍讀。為《文選注》,敷析淵洽,表上之,賜賚頗渥。除潞王府記室參軍,為涇城令,坐與賀蘭敏之善,流姚州,遇赦還。居汴、鄭間講授,諸生四遠至,傳其業,號"《文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