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八十七



俄改太常博士。或言景皇帝不宜為太祖,及據禮條上。謚呂諲、盧弈、郭知運等無浮美,無隱惡,得褒貶之正。遷禮部員外郎,歷濠、舒二州刺史。歲飢旱,鄰郡庸亡什四以上,舒人獨安。以治課加檢校司封郎中,賜金紫。徙常州,甘露降其廷。卒,年五十三,謚曰憲。

及喜鑒拔後進,如梁肅、高參、崔元翰、陳京、唐次、齊抗皆師事之。性孝友。其為文彰明善惡,長於論議。晚嗜琴,有眼疾,不肯治,欲聽之專也。子朗、郁。

朗,字用晦,由處士辟署江西、宣歙、浙東三府。元和中,擢右拾遺。建言:"宜用觀察使領本道鹽鐵,罷場監管榷吏,除百姓之患。"不聽。盜殺武元衡,朗請貶京兆尹,誅捕賊吏。因勸罷兵,忤憲宗意,貶興元戶曹參軍。久乃拜殿中侍御史,兼史館修撰。坐與李景儉飲,景儉使酒慢宰相,出為韶州刺史。召還,再遷諫議大夫。

敬宗初,宦官毆鄠令崔發雞乾下,朗請誅首惡以正常法。王播賂權近,還判鹽鐵,朗連疏論執。遷御史中丞。故事,選御史皆中丞自請。是時,崔晁、鄭居中繇宰相力得監察御史,朗拒不納,晁、居中卒改他官。侍御史李道樞醉謁朗,朗劾不虔,下除司議郎。會殿中王源植貶官,朗直其枉,書五上不報,即自劾執法不稱,願罷去。帝遣中人尉諭不許。文宗初,遷工部侍郎,出為福建觀察使,創發背卒,贈右散騎常侍。

郁,字古風,始生而孤,與朗育於伯父汜。擢進士第,最為權德輿所稱,以女妻之。元和初,舉制科高等,拜右拾遺,俄兼史館修撰,進右補闕。吐突承璀討王承宗,郁執不可,挺議鯁固,號稱職。擢翰林學士。德輿輔政,以嫌去內職,拜考功員外郎,仍兼修撰。憲宗嘆德輿乃有佳婿,詔宰相高選世族,故杜悰尚岐陽公主,然帝猶謂不如德輿之得郁也。俄知制誥。德輿去位,還為學士。九年,以疾辭禁近,徙秘書少監,屏居鄠,卒,年四十,贈絳州刺史。郁有雅名,帝遇之厚,議者亦謂當宰相,共以早世惜之。

子庠,字賢府,喪父始十歲,有至性,聞呼父官及弔客來,輒號慟幾絕。後舉進士,仕至尚書丞。

顧少連,字夷仲,蘇州吳人。舉進士,尤為禮部侍郎薛邕所器,擢上第,以拔萃補登封主簿。邑有虎孽,民患之,少連命塞陷阱,獨移文岳神,虎不為害。御史大夫於頎薦為監察御史。德宗幸奉天,徒步詣謁,授水部員外郎、翰林學士。再遷中書舍人,閱十年,以謹密稱。嘗請徙先兆於洛,帝重遠去,詔遣其子往,且命中人護蕆葬役。

歷吏部侍郎。裴延齡方橫,無敢忤者。嘗與少連會田鎬第,酒酣,少連挺笏曰:"段秀實笏擊賊臣,今吾笏將擊奸臣!"奮且前,元友直在坐,歡解之。改京兆尹。政尚寬簡,不為灼灼名。先是,京畿租賦薄厚不能一,少連以法均之。遷吏部尚書,封本縣男,徙兵部。為東都留守,表禁苑及汝閒田募耕以便民,閱武力,利鎧仗,號良吏。卒,年六十二,贈尚書右僕射,謚曰敬。

始,少連攜少子師閔奔行在,有詔同止翰林院,車駕還,授同州參軍。

韋夏卿,字雲客,京兆萬年人。少邃於學,善文辭。大曆中,與弟正卿同舉賢良方正,皆策高等。授高陵主簿,累遷刑部員外郎。時仍歲旱蝗,詔以郎官宰畿甸,授奉天令,課第一,改長安令。轉吏部員外郎、郎中,擢給事中,出為常、蘇二州刺史。徐州節度使張建封疾甚,詔夏卿為徐泗行軍司馬,且代之。未至,而建封卒,徐軍立其子愔為留後,召夏卿為吏部侍郎。

時從弟執誼在翰林,嘗受人金,有所乾請,密以金內夏卿懷中,夏卿毀懷不受,曰:"吾與爾賴先人遺德,致位及此,顧當是哉?"執誼大慚。轉京兆尹、太子賓客,檢校工部尚書,為東都留守,辭疾,改太子少保。卒,年六十四,贈尚書左僕射,謚曰獻。

夏卿性通簡,好古有遠韻,談說多聞。晚歲將罷歸,署其居曰"大隱洞"。與齊映、穆贊、贊弟員友善,雖同游,終年不見其喜慍。撫孤侄恩逾己子。為政務通理,不甚作條教。所辟士如路隋、張賈、李景儉等,至宰相達官,故世稱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