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四



貞元二年十一月壬午,日沒,有赤氣五,出於黑雲中,亘天。十二年九月癸卯,夜有赤氣如火,見北方,上至北斗。十七年,福州劍池水赤如血。二十一年正月甲戌,雨赤雪於京師。

元和十四年二月,鄆州從事院門前地有血,方尺余,色甚鮮赤,不知所從來,人以為自空而墮也。

長慶元年七月戊午,河水赤,三日止。

寶曆元年十二月乙酉夜,西北有霧起,須臾遍天,霧止,有赤氣,或淺或深,久而乃散。

大和元年四月庚戌,北方有赤氣,中有數白氣間之。六月乙卯夜,西北有赤氣。八月癸卯,京師見赤氣滿天。二年閏三月乙卯,北方有赤氣如血。

鹹通七年,鄭州永福湖水赤如凝血者三日。

乾符六年,中書政事堂忽旦有死人,血污滿地,不知主名。又御井水色赤而腥,渫之,得一死女子腐爛,近赤祥也。

中和二年七月丙午夜,西北方赤氣如絳,際天。

光啟元年正月,潤州江水赤,凡數日。

○水沴火

幽州坊谷地常有火,長慶三年夏,遂積水為池。近水沴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