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二百十七·列傳第一百十三



至正元年,授紹興路總管。除沒官牛租,令民自實田輕均賦役。行鄉飲酒禮,教民興讓。民德之。召入史館,與修遼、金、宋三史,書成,授秘書卿,改禮部尚書,兼會同館事。

八年,台州黃岩民方國珍作亂,劫掠漕運,詔江浙參政朵兒只班總舟師捕之。官軍自相驚潰,朵兒只班被執,為所逼,秦國珍乞降。朝廷從之,國珍兄弟皆授官,國珍仍不肯赴,勢益橫。九年,詔泰不華察其事。泰不華上招捕之策,不聽。尋除江東道廉訪使,改侍講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出為都水庸田使。

十年十二年,國珍寇沿海諸路。十一年二月,詔孛羅帖木兒為江浙行省左丞,總兵至慶元。遷泰不華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分兵溫州,夾攻賊師。未發,賊寇溫州,泰不華縱火筏焚之,遁去。孛羅帖木兒與泰不華約,以六月乙未合兵進討。壬辰,孛羅帖木兒先期至大閭洋,兵敗被執,國珍飾詞上聞,泰不華聞之痛憤,數日不食。帝復遣大司農達識帖木兒等至黃岩招之,國珍兄弟皆登岸羅拜。是夕,泰不華欲命壯士襲殺之,密白於達識帖木兒,達識帖木兒曰:“我奉詔招降國珍,君欲擅殺乎?”乃檄泰不華至海濱,散其部眾,授國珍兄弟官。尋遷台州路達魯花赤。

十二年,國珍兄弟復入海叛,泰不華發兵扼澄江,遣義士王大用至賊所示約信,使其來歸。國珍留大用,以小舸二百突入舟港,泰不華語眾曰:“吾以書生致位顯貴,誠恐負所學。汝輩助我討賊,克則汝功,不克則我死以報國。”眾皆踴躍請行。時賊將陳仲達往來計議,偽言賊可降。泰不華率眾,張受降旗,乘潮而至,與賊船遇,呼仲達申前議,仲達色變。泰不華知有異,即手斬之,直前攻賊船,身死五人,殺登船賊二人。賊欲擁泰不華過船,泰不華瞋目叱之,奪其刀,復殺二人。賊攢槊刺之,中頸死,猶植立不仆。賊投其屍于海,年四十九。時十二年三月庚子也。

其家僮抱琴及臨海尉李輔德,千戶赤盞、義士張君璧皆死之。泰不華死後,除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行台州路達魯花赤事,不及聞命。後三年,追贈榮祿大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柱國,封魏國公,謚忠介。立廟台州,賜額崇烈。

泰不華為人尚氣節。初太平為台臣劾貶,泰不華獨餞送都門外。太平曰:“公且止,無以我故累公。”泰不華毅然不從。後雖為時相所擯斥,人皆義之。篆書溫潤遒勁,師徐鉉、張有,稍變其法,自成一家。著《重訂復古編》十卷,行於世。

樊執敬,字時中,濟寧鄆城人。少穎敏好學,由國子生擢授經郎。見帝師不拜,或問之曰:“帝師,天下所崇重,王公大臣見,必俯首為禮。君獨不拜何也?”執敬曰:“吾孔氏之徒,豈拜異教者!”歷官至侍御史。至正七年,擢山南道廉訪使,移湖北道。十年,拜江浙行省參知政事。

十二年二月,督海運於平江,將發,官宴犒,有客船自外至,驗共券信,不虞乃海寇也,入港即縱火燔民居。時變起倉卒,軍民擾亂,賊劫糧以去。執敬走崑山。

及還省,而江西之賊已至昱嶺關,平章政事月魯帖木兒引軍拒之,賊不得進。會月魯帖木兒以疾卒,賊遂破昱嶺關,犯餘杭。

執敬與平章政事定定治事,省中掾吏蘇友龍素伉直,進言於執敬曰:“賊且至,城內空虛無備,標何””執敬曰:“吾當殺賊報國,倘不克,有死而已,何畏哉!”

俄賊入,執敬上馬率眾出,中途遇賊,射死二人。賊逐之,又射死三人。已而賊來愈眾,呼執敬降,執敬怒叱曰:“逆賊!守關吏不謹,汝得至此。恨不碎汝萬段,何降也!”中槍墜馬,仆田也先馳救之,亦中槍,與執敬俱死。

事聞,贈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柱國,追封魯國公,謚忠烈。

汪澤民,字叔志,字國宣城人。少警悟,家貧力學。登延佑五年進士第,授同知岳州路平江州事。州民李甲死,其妻誓不改適,兄利其財,使人誣以奸私。婦不勝搒掠,自誣服。澤民至,廉知其枉而直之。朝廷征江南包銀,府檄澤民分辦,民不擾而事集。秩滿,題春帖云:“及瓜當此日,行李似來時。”人以為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