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二百四十一·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杜瑛,字子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父時升,《金史》有傳。金將亡,士猶以文辭規進取,瑛獨避地河南緱氏山中,時文物凋喪,瑛搜訪遺書,盡讀之。間關轉徒,教授汾、晉間,中書粘合珪開府於相,瑛應其聘,遂家焉。與良田千畝,辭受。術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慾發現,輒止。後來居者,果得黃金百斤。基不苟取如此。

世祖南伐,召見問計。瑛從容對曰:“漢、唐以還,人君所恃以為國者,法與兵、食三事而已。國無法不立,人無食不生,亂無兵不守。今宋皆蔑之,殆將亡矣。若控襄樊之師,順長江而下,以搗其痛,大業可定也。”帝悅曰:者中,乃有此人!”以瑛可大用,命從行,辭疾弗就。

中統初,詔征瑛。時王文統方用事,瑛固辭。左丞張文廉宣撫河北,奏為懷孟、彰德、大名等路提舉學校官,又辭。遺執政書,其略曰:“先王之道,不明異端邪說害之也。橫流奔放,天理不絕如線。今天子神聖,俊乂輻輳,言納計用,先王之禮樂教化興明修復,維其時矣。若夫簿書期會,文法末節,漢、唐猶不屑也,執事者因陋就簡,此焉是務,良可惜哉!夫善始者未必善終,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興化,以拯數百千年之禍,仆恐後日之弊,將有不可勝言者矣。”人或勉之仕,則曰:“後世去古雖遠,而先王之所設施,本未行後,猶可考見,故為政者莫先於復古。苟因習舊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難乎!吾又不能隨時俯仰以赴機會,將焉用仕!”於是杜門著書,優遊道藝,以終其身。年七十,遺命其子處立、處願曰:“吾即死,當表吾墓曰:‘緱山杜處士。’”天曆中,贈資德大夫、翰林學士、上護軍,追封魏郡公,諡文獻。

所著書曰《春秋地理源委》十卷、《語孟旁通》八卷、《皇極引用》八卷、《皇極穎事》四卷、《極學》十卷、《律呂律歷禮樂雜誌》三十卷、文集十卷。

杜本,字伯原,其先居京兆,後徒天台,又徒臨江之清江。本博學,善屬文。江浙行省丞相忽刺術得其所上《救荒策》,大奇之。及入為御史大夫,力薦於朝。被召至京師,未幾歸隱武夷山中。文宗在江南時,聞其名,及即位,以幣征之,不起。

至正三年,右丞相脫脫以隱士薦,詔遣使賜以金織文幣、上尊酒,召為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使者趣之行,至杭州,稱疾固辭,而致書於脫脫曰:“以萬事合為一理,以萬民合為一心,以千載合為一日,以四海合為一家,則可言制禮作樂,而躋五帝三王之盛矣。”脫脫得書嘆息,稱為高士。

本湛靜寡慾,無疾言遽色。尤篤於故舊,有貧不能養父母及無貲求學者,皆濟之。平居手不釋書。天文、地理、律歷、度數,靡不通究。著有《四經表義》、《六書通編》、《十原》等書,學者稱為清碧先生。至正十年卒,年七十有五。

王鑑,字明卿,真定安平人,性耿介。娶同郡李氏,資裝甚盛,鑒悉歸之。受學於虞集,善唐人近體詩。游京師,大臣薦其才行,授侍儀司舍人,鑒辭曰:“吾雖不敏,安能為人所役?”即宵遁。後樂吳中風土,遂隱居焉,足跡不出戶者二十年。家貧,無儋石之儲。然非其義,雖一毫不取。張士誠每過之,勸以忠義。士誠退謂人曰:“明卿高尚士也。”卒年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