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二百七·列傳第一百四

梁德珪 張思明 陳顥 傅岩起 王士宏

梁德珪,字作伯溫,一名暗都剌,大都良鄉人。祖守信,隆興都轉運鹽使。父國禎,內藏庫提點。

德珪初事昭睿順聖皇后,令習國語,通奏對。至元十六年,為中書左司員外郎,擢郎中,六遷至參議尚書省事。大都地震,帝怪州縣報囚數太多,德珪曰:“當國者急於征索,蔓延收系,以致如此。”帝悟,為免中外逋賦。二十九年,執政入奏事,帝詢其本末,不能對,德珪從旁代之,辨析明暢。帝大悅,拜參知政事。

三十一年,遷左丞。德珪在省日久,凡錢俗出納、銓選進退、諸藩賜予,或上命驟至,不暇閱簡牘,同列莫知反對,德珪從容數語即定。大德元年,轉右丞。二年,遷平章政事。

七年,以受張瑄、朱清賄賂,與平章政事伯顏、段真、阿里渾薩里,右丞八都馬辛,右丞月古不花,參政迷而火者、張斯立等俱罷,德珪安置湖廣。八年九月,與伯顏並復為平章政事,八都馬辛復為右丞。御史杜肯構言:“伯顏等樹黨受賂,謫戍遠方,道路相慶。方今數月,遽聞召復相位,又與原鞫者同列,天下這人目伯顏、梁德珪、八都馬辛為三凶。三凶不除,無以謝天下,乞明正其罪。”中丞何遹亦以為言,前後章數上,皆不報。

德珪既至,帝問卿安在?德珪涕泣不能語,賜酒饌,使往拜其母,因以氣疾,乞骸骨歸。是年卒,年四十六,至元元年,贈推誠保德功臣、開府儀同三司、太傅、上柱國,追封薊國公,謚忠哲。弟德璋,益都路總管。

張思明,字士瞻,其先獲嘉人,後徒居輝州。思明穎悟過人,讀書日記千言。至元十九年,由侍儀司舍人辟御史台掾,又辟尚書省掾。丞相阿合馬死,世祖命尚書省簿問黨與。一日,召右丞何榮祖、左丞馬紹輸其賦以入,思明抱牘眾。日己昏,命讀之,自昏達曙,帝聽之,忘疲,曰:“讀者聲大,似侍儀舍人。”榮祖對曰:“正由舍人選為掾者。”帝曰:“斯人可用。”明日,擢大都路治中。思明以超遷逾等,固辭,乃改湖廣行省都事。

元貞元年,召為中書省檢校,遷戶部主事。大德初,擢左司都事。有獻西域秤法,思明以惑眾,不用。初立海道運糧萬戶府於江浙,受除者憚涉險不行,思明請升等以優之。著為令。五年,轉吏部郎中,九年,改集賢司直。十年,除江浙行中書省左右司郎中。至大三年,遷兩浙鹽運使。未上。入為參議樞密院事,改中書省左司郎中。

皇慶元年,再授兩浙鹽運使。歲譚嬴羨,僚屬請上增力,思明不許,曰:“嬴縮不常,萬一以增為額,是我希一身之榮,遺百世之害也。”二年,召為戶部尚書。

延祐元年,進參議中書省事。三年,拜中書參知政事。浮屠妙總統有寵,敕中書官其弟五品。思明執不可。帝大怒,召見,切責之。對曰:“選法,天下公器,徑路一開,來者雜遝。寧違旨獄戾,不敢隳祖宗成憲,使四方得窺陛下淺深。”帝心然其言,然業許之,乃曰:“卿姑與之,後勿為例。”遂授萬億庫提舉,不與散官。久之,出為工部尚書。帝問左右曰:“張士蟾居工部,得無怏怏乎?”對曰:“勤職如初。”帝嘉嘆之,命授宣政院副使。

五年,除西京宣慰使,條和林運糧不便十一事上之,帝勞以端硯、御酒。會左丞相哈散辭職。思明諂事哈散,哈散乃白於帝曰:“臣自揆才薄,恐誤陛下國事。若必欲任臣,願薦一人為助。”帝問:“為誰?朕能從汝。”哈散再拜謝曰:“臣願得張思明。”即日拜思明中書參知政事。未幾,遷左丞。

英宗即位,思明又黨附鐵木迭兒。帝告壽安山寺,監察御史觀音保、瑣咬兒哈的迷失、成珪、李謙亨強諫,帝震怒,殺觀音保、瑣咬兒哈的迷失,成珪、李謙亨屬吏。思明謂鐵木迭兒曰:“言事,御史職也,祖宗以來,未嘗殺諫臣。”成、李既屬吏,當論法,二人得從輕典。及拜往為左丞相,惡思明以不支蒙古子女口糧,餓死四百人,罪之,杖免,籍其家。

天曆元年,起為江浙行省左丞。會陝西大飢,執政撥江浙鹽運司歲課十萬錠賑之。吏白:“周歲所入已輸京師,當回咨中書省。”思明曰:“陝西饑民,猶鮒魚在涸轍,往復逾月,是索之枯魚之肆也。其以下年未輸者數與之,有罪吾當坐。”事聞,朝廷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