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帝在位久,軍國之事皆取決於皇太子。皇后乃謀內禪,使不花喻意於丞相太平,太平不答。及太平罷去,搠思監為丞相。時帝益壓政,不花乘間用事,與搠思相為表里,四方警報,皆抑而不聞,內外解體,然根株盤固,氣焰薰灼,內外百官趣附者十九。又宣院使脫歡,與之同惡相濟。

二十三年,監察御史也先帖木兒、孟也先不花、傅公等乃劾奏朴不花、脫歡奸邪,當屏黜。皇太子執不下,皇后尤庇之,御史皆坐左遷。治書侍御史陳祖仁,連上皇太子書切諫之,台臣大小皆辭職,皇太子乃為言於帝,令二人辭職。祖仁言猶不已,又上惠宗書言:“二人亂階禍本,今不芟除,後必不利。漢、唐季世,其禍皆起此輩,而權臣、藩鎮乘之。故千尋之木,吞舟之魚,其腐敗必由於內,陛下誠思之,可為寒心。臣願俯從台諫之言,將二人特加擯斥,不令以辭職為名,成其奸計。”語具《陳祖仁傳》。

會侍御史李國鳳亦上書皇太子,言;“不花驕恣無上,招權納賂,奔競之徒,皆出其門,駸駸有趙高、張讓、田令孜之風,漸不可長,眾人所共知之,獨主上與殿下未之知耳。自古宦者,近君親上,使少得志,未有不為國家禍者。望殿下思履霜堅冰之戒,早賜奏聞,投之四夷,以快眾心,則紀綱可振。紀納振,則天下之公論為可畏,法度為不可犯,政治修而百廢舉矣。”帝大怒,國鳳、祖仁等亦皆左遷。

時御史大夫老的沙執其事頗力,皇太子因惡之,而皇又譖之於內,帝乃封老的沙雍王,遣歸國。已而復以不花為集賢大學士、崇正院使。老的沙至大同,遂留孛羅帖木兒軍中。是時,搠思監、朴不花方倚擴廓帖木兒為外援,怨孛羅帖木兒匿老的沙不遣,遂誣孛羅帖木兒與老的沙謀不軌。二十四年,詔削其官,使解兵柄歸四川。孛羅帖木兒知不出帝意,皆搠思監、朴不花所為,怒不奉詔。宗王伯顏帖木兒等復言之,朝廷亦畏其強不可制,下詔數搠思監、朴不花互相壅蔽簧惑主聽之罪,屏搠思監於嶺北,竄朴不花於甘肅,以快眾憤,復孛羅帖木兒官爵。然搠思監、朴不花皆留京城,實未嘗行。未幾,孛羅帖木遣禿堅帖木兒以兵向闕,聲言清君側之惡,駐於清河。帝遣國師問故,往複數四,言必得搠思監、朴不花乃退兵。帝度其勢不可解,不得已,執兩人畀之。朴不花遂為孛羅帖木兒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