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五十八·志第二十五



永備倉。秩從五品。掌受兩部倉庫,起運省部,計置油麵諸物及雲需府所辦羊,以備臨幸膳羞。提點一員,從五品。大使一員,正六品。副使一員。正七品。至元十四年置,給從九品印。二十四年,升從五品。

豐儲倉。秩從九品。掌出納車駕行幸膳羞。大使一員。從九品。

淮東淮西屯田打捕總管府。秩正三品。掌獻歲入以供內府,及湖泊山場漁獵以供內膳。達魯花赤一員,正三品。總管一員,正三品。同知一員,正五品。府判一員,正六品。經歷一員,從七品。知事一員,從八品。提探案牘一員。從九品。至元十四年,立總管府,並管漣海高郵河泊提舉司、沂州等處提舉司事。十六年,置揚州鷹房打捕達魯花赤總管府。二十二年,並為準東淮西屯田打捕總管府。後至元四年,升兩淮屯田打捕總管府為正三品。疑本為從三品,至惠宗時始升秩正。二十五年,以兩淮新附手號軍千戶所隸本府。

又置屯田打捕提舉司九處:高淮安州,曰高郵,曰招泗,曰安東海州,曰揚州通泰,曰安豐廬州,曰靳黃,曰鎮巢,凡八處舊志脫靳黃一處,據《元典章》補。屯田打捕提舉司,曰塔山徐邢沂州等處山場屯田提舉司,俱秩從五品。每司達魯花赤一員,提舉一員,從五品。同提舉一員,從六品。副提舉一員。從七品。

又抽分場提領所凡十處:曰柴墟東西口,曰海川新壩,曰北砂太倉,曰安河桃源,曰大湖東西口,曰時堡興化,曰高郵寶應,曰汶湖等處,曰雲山白水,曰安東州,每所各設提領一員,同提領一員,副提領一員,俱受宣徽院剳付。

滿浦倉,秩正八品。掌收受子粒米麵等物,以待轉輸京師。大使一員,正八品。副使一員。正九品。至元二十五年置。《元典章》滿浦倉監支納從七品。

圓米棋子局、軟皮局,各置提領一員,副提領一員,俱受宣徽院剳付。

手號軍人打捕千戶所。秩從四品。管軍人打捕野物皮貨。達魯花赤一員,從四品。上千戶一員,從四品。上副千戶一員,正五品。彈壓一員。從八品。至元二十五年置。

龍慶栽種提舉司。秩從五品。管縉山歲輸粱米,及易州、龍門、淨邊官園瓜果等物,以奉上供。達魯花赤一員,從五品。提舉一員,從五品。同提舉一員,從六品。副提舉一員。從七品。至元十七年,置提舉司。《元典章》縉山栽種副提舉從七品。延祐七年改縉山為龍慶州,因以名之。

宏州種田提舉司。秩正六品。掌輸納麥面,以供內府。達魯花赤一員,正六品。提舉一員,正六品。同提舉一員,正七品。副提舉一員,正八品。直長一員。

豐潤署。秩從五品。掌歲入芻粟,以飼駝馬。達魯花赤一員,從五品。令一員,從五品。丞一員,從六品。直長一員。正八品。

常湖等處茶園都提舉司。秩正四品。掌常湖二路茶園戶二萬三千又奇,採摘茶芽以貢內府。達魯花赤一員,從五品。按都提舉司正四品,達魯花赤亦當為正四品。志作從五品,恐是並平江提舉司時降都提舉司為提舉司也,舊志簡略,無從補訂,姑仍之。提舉一員,從五品。同提舉一員,從六品。副提舉一中,從七品。提控案牘一員,從八品。都目一員。至元十三年,置統提領所十三處。十六年,升都提舉司。又別置平江等處榷茶提舉司,掌歲貢御茶。二十四年,罷平江提舉司,並掌之。統提領所七處,曰烏程,曰武康德清,曰長興,曰安吉,曰歸安,曰湖汶,曰宜興《元典章》:榷茶提舉有杭州、寧國、龍興、建寧、廬州、岳州、鄂州、常州、湖州、潭州、靜江、臨江、興國、常德府、吉田、建安十六處。各設正、同、副提領一員,受宣徽院札付,掌九品印。

建寧北苑武夷茶場提領所。提領一員,受宣徽院札,直隸宣徽。

太禧宗人院。秩從一品。掌神御殿朔望歲時諱忌日辰禋祀典禮。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六員,秩從一品。同知兼佐儀神御殿事二員,正二品。副使兼奉贊神御殿事二員,從二品。僉院兼祗承神御殿事二員,正三品。同僉兼肅治神御殿事二員,正四品。院判供應神御殿事二員,正五品。參議二員,正五品。經歷二員,從七品。都事二員,從七品。管勾一員,從八品。照磨一員,從八品。斷事官四員,從三品。客省使大使四員,從五品。副使二員。從六品。天曆元年,罷會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總制之。秩正二品。是年,升從一品,置參議二員。二年,改太禧宗禋院,立四總管府、一司為之屬。定置諸員如上。至順元年,命所隸總管府,各置副達魯花赤一員。後至元六年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