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五十八·志第二十五



隆禧總管府。秩正三品。達魯花赤一員,正三品。總管一員,正三品。副達魯花赤一員,正四品。同知一員,從四品。治中一員,從五品。判官一員,正六品。經歷一員,從七品。知事一員,正八品。照磨一員。從八品。至大元年,建南鎮國寺初立規運提點所。三年,改規運都總管府,領大崇恩福元寺錢糧。十一月,改大崇恩福元寺規運總管府為隆禧院。秩從二品。天曆元年,罷殊洋院,以隆禧、殊祥並立殊祥總管府。尋又改隆禧總管府。後至元六年,罷太禧宗禋院,隆禧總管府改為規運提點所,秩正五品。隸宣政院。其屬七:

曰:福元營繕司。秩正五品。達魯花赤一員,正五品。司令一員,正五品。大使一員,正六品。副使一員。正七品。天曆元年,以南鎮國寺所立怯憐口事產提舉司改為崇恩福元提點所。三年,又改為福元營繕司。

曰:普安智全營繕司。達魯花赤一員,司令一員,大使、副使各一員。天曆元年,以太玉山普安寺、大智全寺兩規運提點所並為一,置提點二員。三年,又改為營繕司。

曰:祐國營繕都司。達魯花赤一員,司令一員,大使、副使各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一員。天曆元年,置萬聖祐國營繕提點所。三年,改營繕都司。

曰:平松等處福元田賦提舉司。秩從五品。達魯花赤一員,從五品。提舉一員,從五品。同提舉一員,從六品。副提舉員。從七品。

曰:田賦提舉司。提舉一員,同、副提舉各一員。

曰:資用庫。至大三年,立規運都總管府,以資用庫、大益倉隸之。大益倉,志無名。提領一員,從五品。大使一員,正六品。副使一員。正七品。

曰:萬神庫。提領一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會福總管府。達魯花赤一員,總管一員,同知一員,治中一員,府判一員,經歷,知事、提控案牘各一員。至元十一年,建大護國仁王寺及昭應宮,置財用規運所。秩正四品。十六年,改規運所為總管府。《元典章》:大護國仁王寺昭應宮規運財賦部總管府,達魯花赤、總管,俱正三品。至大元年,改都總管府。秩從二品。尋升會福院,置院使五員。延祐三年,升正二品。天曆元年,改會福總管府,降正三品,定置諸員如上。後至元六年,改夫運提點所。其屬五:

曰:仁王營繕司。達魯花赤一員,司令一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至元八年,立仁王寺鎮遏提舉司。十九年,改鎮遏所。二十八年,並三提領所為諸色人匠提領所。天曆元年,改鎮遏民匠提領所。三年,改為仁王營繕司。

曰:襄陽營田提司。達魯花赤一員,提舉一員,同提舉一員,副提舉一員。初為襄陽等處水陸地土人戶提領所。設官四員。大德元年,改提舉司。天曆二年,仍為襄陽營田提舉司。

曰:江淮等處營田提舉司。達魯花赤一員,提舉一員,同提舉一員,副提舉各一員。至元二十七年置。

曰:大都等路民佃提領所。秩從七品。提領一員,從七品。大使一員,從八品。副使一員。正九品。至元二十九年,以武清等十處,並立大都水陸地土種田人民提領所。十五年,又設隨路管民都提領所。天曆元年,並為大都等路民佃提領所。

曰:會福財用所。秩從七品。提領一員,從七品。大使一員,從八品。副使二員。正九品。至元十七年,立財用庫。二十六年,立盈益倉。天曆元年,並為會福財用所。

崇祥總管府。達魯花赤一員,總管一員,副達魯花赤一員,同知、治中、府判各一員,經歷、知事、提控案牘兼照磨各一員。至大元年,立大承華普慶寺都總管府。二年,改延禧監。尋改崇祥監。皇慶元年,升崇祥院。秩正二品。延祐七年罷。後復置。泰定四年,改為大承華普慶寺總管府。天曆元年,改祟祥總管府。後至元六年,改規運提點所。其屬九:

曰:永福營繕司。達魯花赤一員,司令一員,大使、副使各一員,都目一員。延祐五年,置大永福寺都總管府。秩正三品。後降為營繕提點所。天曆三年,改永福營繕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