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七十二·志第三十九



一,行省、行泉府司、市舶諸官吏,交舶商捎帶私錢貿易,匿不抽分者,與上同。

一,市舶內如有進呈貴細貨物,應由行省移咨中書省奏聞,不得影射隱瞞,違者罪之。

一,僧、道、也里可溫、答失蠻人夾帶商賈過番販賣,如無許免抽分明諭,仍依例抽分,違者罪之。

一,舶商所領公憑,明填所往何國,不許越投他處。如因風浪打往他國,就販賣貨物者,至回帆時,取間別無虛誑,依例抽分。

一,每船許帶小船一隻,名曰柴子船。

一,商船遭風,準與消落憑驗,若誑言遭風等事,究間斷沒施行。

一,商人不請憑驗者,船物沒官,犯人杖一百七十。一,舶商所攜兵器,依例隨住船處申明寄庫,起舶日給還。

一,舶商所募人等,市舶司申給文憑,五人為保。

一,商舶回帆,以物籍公驗納市舶司。

一,商舶雖赴市舶司抽分,而貨物有巧為藏匿者,即系漏籍,沒官斷罪。

一,金銀鍋鐵及男女口,並不許下海私販。

一,行下衙門不得將商船差占,有妨興販。

一,官吏知竹受賂,船客隱稅者,依條斷罪。

一,舶商及銷工人等,合行優恤,並與除免雜役。

一,番人將帶舶貨,從本國於公驗空紙內填寫姓名、物件、斤重,至市舶司依例抽分,仍差廉乾正官發賣。將民間必用及不系急用物色,驗分數互相塔配,須通行發賣,限四月事畢。

一,行省、行泉府司、市舶司官須預期至抽解處,以待舶船到岸,依例抽收。一,市舶司輪派正官於舶船開岸之日,親行檢視,仍取檢視官結罪文狀施行。

三十一年,詔有司勿拘海舶,聽其自便。

元貞元年,以舶商隱漏物貨者多,命就海中逆而閱之。二年,禁海商以細貨於馬八兒、唄喃、梵答刺亦納三番國交易。別出鈔五萬定,令沙不丁等議規運之法。

大德二年,並澉浦、上海入慶元市舶司。是年,置制用院;七年,以禁商下海,罷之。

延枯元年,禁人下番,官自發船貿易,回帆之日,細物十分抽二,粗物十五分抽二。七年,禁入番將絲銀細物易於外國。

至治二年,復立泉州、慶元、廣東提舉司,申明市舶之禁。三年,聽海商貿易,歸征其稅。

泰定元年,諸海舶至者,止令行省抽分。三年,命有司依累朝呈獻例,給買寶貨者之直,天曆元年,以其耗蠹國用,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