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七十 起上章困敦正月,盡昭陽單閼八月,凡三年有奇



乙亥,詔:“民間賦輸,舊用錢、會中半者,其會半以十八界直納,半以十八界紐納。。

詔:“淮東西、京湖、沿江制置使副,併兼本路屯田使。”

壬午,閱軍頭司武技。

蒙古東平萬戶嚴實卒,遠近悲悼,野哭巷祭,旬月不已。子忠濟嗣。蒙古官民貸回鶻金償官者,歲加倍,名“羊羔息”,其害為甚。是歲,詔以官物代還,凡七萬六千錠,仍命凡假貸歲久,惟子母相侔而止,著為令。又籍王大臣所俘男女為民。

淳祐元年蒙古太宗十三年

春,正月,庚寅朔,詔求將才。

甲辰,詔曰:“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軻後不得其傳,至我朝周頤、張載、程顥、程頤、真見力踐,深探聖域,千載絕學,始有指歸。中興以來,又得朱熹,精思明辨,表里渾融,使《中庸》、《大學》、《語》、《孟》之書,本末洞澈,孔子之道,益以大明於世。朕每觀五臣論著,啟沃良多。其令學宮列諸從祀,以示崇獎之意。”尋以王安石謂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信,萬世罪人,豈宜從祀孔子之廟庭!合與削去,於正人心、息邪說關係不少,詔黜之。

戊申,車駕幸太學大成殿,遂御崇化堂,命祭酒曹觱講《禮記·大學篇》。監學官各進秩一等,諸生推恩賜帛有差。並以紹定三年御製伏羲、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孟子《道統十三贊》,就賜國子監,宣示諸生。

蒙古東平萬戶嚴忠濟,請以千戶張晉亨權知東平府事。東平貢賦率倍他道,迎送供億,簿書獄訟,日不暇給。晉亨居官七年,吏畏而民安之。

二月,辛酉,蒙古主疾甚,醫言脈已絕。第六皇后尼瑪察氏不知所為,召耶律楚材問之,楚材對曰:“今任使非人,賣官鬻獄,囚系非辜者多。古人一言而善,熒惑退舍;請赦天下囚徒。”後即欲行之,楚材曰:“非君命不可。”俄頃,蒙古主少蘇,因入奏,蒙古主已不能言,首肯之。赦下,是夜,醫者候脈復生,翌日而瘳。

甲子,詔忠順軍副統制孫棟升都統制,仍賜金帶,賞重慶之功也。其餘將士,第賞有差。

庚午,給事中錢相繳大中大夫致仕易祓贈官之命。以其草蘇師旦節鉞之麻也。

詔以孟珙為京西湖北路安撫制置大使兼夔路制置大使兼本路屯田大使,峽州置司。

己亥,詔:“宰臣具慶,前此罕聞。史嵩之父彌忠,年逾八十,可除端明殿學士,仍致仕;母孫氏,封魏國夫人,令赴行在就養。”

壬子,喬行簡薨,輟視朝,諡文惠。

丁亥,詔權禮部尚書高定子修《四朝國史》、《寧宗實錄》。

三月,乙巳,新知廬州呂文德朝辭,帝曰:“近淮西諸軍冒濫虛名甚多,惟游擊三萬尤甚,須當揀選。”

己酉,同知樞密院事趙以夫罷知建寧府。

蒙古以劉嶷為都總管萬戶,統西京、河東、陝西諸軍。嶷入覲,蒙古主慰勞厚賜之,尋命巡撫天下,察民利病。應州郭志全反,脅從詿誤者五百餘人,有司議盡戮之,嶷止誅其為首者數人,餘悉從輕典。

蒙古以劉敏行省事於燕京。

夏,四月,丙寅,吏部侍郎杜范等,請省試考到取應宗子第一名崇袍附正奏名廷試,從之。

庚午,以經筵進讀《仁皇訓典》終篇,講、修注官各進一秩。

辛未,詔沂王、榮王合遵典故襲封。尋以與芮嗣榮王,仍赴朝參;貴謙嗣沂王。

辛巳,以知澧州賈似道為太府少卿、湖廣總領財賦。

五月,庚寅,嗣秀王師彌晉太保。

己亥,詔:“沿江制置使兼淮西制置使別之傑,任責邊防,緩急假便宜。”

甲辰,詔:“與芮當日親端士,留意問學。昨已增置教授,合更添一員,擇清修直諒之士輪日講授,朝夕規正,徹章推恩,餘依諸邸體例行。”

甲辰,行秘書郎梅杞言內降或夤緣可得,帝曰:“亦是有例者。”杞曰:“昔我仁祖手詔,謂‘背理覬恩,負罪希貸,求內降者,中書、樞密院執奏毋得行。’此仁祖仁中勇也,願陛下以為法。”帝曰:“正欲法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