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七十 起上章困敦正月,盡昭陽單閼八月,凡三年有奇



以余玠權工部侍郎、四川宣諭使,應事乾機速,許同制臣公共措置,先行後奏。尋詔四川官吏、軍民等。悉條陳大計以聞。

以久雨,詔決中外繫囚。

癸亥,參知政事徐榮叟罷為資政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

丙寅,錄行在繫囚。

以別之傑同知樞密院事兼知政事,翰林學士、知制誥高定子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權禮部尚書兼中書舍人杜范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范既入都堂,凡行事有得失,除授有是非,悉抗言無隱情。史嵩之外事寬容,心實忌之。

戊寅,詔:“淮西制置大使司,出十七界楮幣十萬,米二萬斛,令安豐軍修武備。”

是月,積雨,浙西大水。

秋,七月,丙申,余玠陛辭,言外攘本於內修。帝曰:“今日之事,不必問敵運衰與不衰,但自靠實理會治內規摹。”玠曰:“聖諭及此,宗社生靈之福。”帝曰:“卿前所言靠實工夫,玩之有味,此去必能見之行事。卿宜務忠實以革欺誕,施威信以戢潰衄,廣惠愛以撫流移。當為四蜀經久之謀,勿為一時支吾之計!”

是月,常、潤、建康大水,兩淮尤甚。

蒙古萬戶張柔,自五河口渡淮,攻揚、滁、和、蕭。淮東忠勇軍統領王溫等二十四人戰於天長縣東,皆沒。

八月,辛亥朔,詔戶部申嚴州且增收苗米斛面之弊。

丁巳,以秘書省正字陳南一、國子正胡良併兼內學小教授。

辛酉,進知夔州趙武官二秩,將佐王信等各轉一資,酬夔城版築之勞也。

丁卯,詔出封樁庫十七界楮幣十萬,賑紹興、外、婺水澇之民。

丁丑,殿中侍御史濮斗南,言浙四郡民生盪折,乞撫集流離,蠲減秋賦;從之。

九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癸未,詔:“進納入官犯贓人,永不許注授。”

辛卯,大饗於明堂,大赦。”

丙申,詔:“六曹、館、學、寺、監、院轄倉、庫、務、場官長官,將所管錢穀、貨幣、器用、圖書,核實載籍,上之於朝,副在有司。長闕則次官任責,遷擢報罷,並如外官交承例,聯銜申省。仍令御史台覺察。”

冬,十月,癸丑,敕令所言臣寮世賞不許奏異姓,著為令。

甲寅,進史嵩之永國公。

蒙古攻通州,守臣杜霆載其私帑渡江遁。乙丑,城破,蒙古屠其民。

十一月,辛卯,詔諭兩淮節制李曾伯:“無以通州被兵之故,不安厥職。其督勵諸將,勉圖後效!”

甲申,詔:“軍功補授人願就鄉舉者,聽。”

辛卯,詔實錄院修孝宗、光宗、寧宗御集。

戊戌,雷。

己亥,日南至,雷電交作。詔避殿,減膳。

癸卯,詔決中外繫囚。

甲辰,先給諸軍雪寒錢,出戍者倍之。

乙巳,蠲三衙、大理寺、臨安府及屬縣點檢贍軍犒賞酒所贓賞錢。

丁未,詔曰:“比者陰陽失和,冬令常燠,日至之日,雷乃發聲,朕甚懼焉。內而卿士、師尹,外而牧、監、伍、參,其各罄忠嘉,無有所隱,輔朕不逮。”

十二月,己未,詔:“杜霆追毀出身文字,羈官南雄州。”以通州士庶訴其誤民棄土之罪也。

辛酉,以儒林郎鍾宏辭除太學博士,乞致仕養母,詔特改京官秩,奏祠,以獎孝行。

癸亥,蒙古兵連攻敘州,帳前都統楊大全戰死。

丙寅,以京湖安撫制置大使孟珙為四川安撫使兼知夔州,同知樞密院事別之傑為資政殿大學士、湖南安撫大使兼權參知潭州,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趙蘞福建安撫使兼知福州,資政殿學士趙與懽知溫州,權工部侍郎、四川宣諭使余玠權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

丁卯,詔:“余玠任責全蜀,應軍行調度,權許便宜施行。”

庚午,詔以許浦水軍都統制劉虎為和州防禦使,旌五河捍禦之勞也。

淳祐三年蒙古太宗皇后稱制二年

春,正月,戊寅朔,高定子兼參知政事。

癸未,起居郎兼秘書監項容孫言:“乃者求言,請如建隆故事,集官參詳,書於方策,關君德者上之禁中,關時政者置之都省,關民事者頒之郡國。”詔類送後省看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