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七 起旃蒙單閼四月,盡著雍敦牂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遼東肅政廉訪使尉遲德誠上疏言事,其略曰:“勞諸王以懷其心,防出入以嚴宮禁,正諫官以遠讒佞,崇科目以求人才,立常平以備荒年,汰僧、道以寬民力,舉賢良以勵忠孝,抑奢侈以厚風俗”,及拯鈔法、裁冗官等事,不報。德誠尋卒。

甲戌,封武宗子和實拉為周王,出鎮雲南。

初,武宗立帝為太子,命以次傳位於和實拉。已而丞相三寶努復勸武宗立其子,既乃以哈喇托克託言而止。至是議立太子,特們德爾欲固位取寵,乃請立皇子碩迪巴拉,又與太后幸臣實勒們譖和實拉於兩宮,遂有是命。

又譖哈喇托克托為武宗舊臣,詔逮至京師。居數日,綽和爾、實勒們傳兩宮旨諭托克托曰:“初疑汝親於所事,故召汝。今察汝無他,其復還鎮。”托克托入謝太后曰:“臣雖被先帝知遇,而受太后及今上恩不為不深,豈敢昧所自乎!”未幾,遷江西行省左丞相。

十二月,庚寅,增置平江路行用庫。

癸巳,命省臣定擬封贈通例,俾高下適宜以聞。

旌表汀州寧化縣民賴祿孫孝行。

蔡五九之亂,祿孫負其母,挈其妻,隨眾入山避之。盜至,眾散走,祿孫守母不去。盜將刃其母,祿孫以身翼蔽曰:“寧殺我,勿傷吾母。”時母病,渴,覓水不得,祿孫含唾喣之,盜相顧駭嘆,不忍害,反取水與之。有掠其妻去者,眾責之曰:“奈何辱孝子婦!”使歸之。事聞。賜旌表。

朝廷以吏多滯事,責曹案不如程者。令下刑部,尚書謝讓曰:“刑獄非錢穀、銓選之比,寬以歲月,尚慮失實,豈可律以常法乎!”乃入白宰相,由是刑曹獨得不責稽遲。

延祐三年年

春,正月,乙巳,賑漢陽路飢。

丙午,增置晉王府屬官。

以真定、保定洊飢,禁畋獵。

改直沽為海津鎮。

二月,丁丑,調海口屯儲漢軍隸臨清運糧萬戶府,以供轉漕。

戊寅,賑河間等處飢。

庚寅,彗滅。自去年十一月丙午始見,至是乃滅,凡百有五日。

壬子,敕衛輝、昌平守臣修殷比干、唐狄仁傑祠,歲時致祭。

三月,甲寅,敕中書右丞蕭拜珠及陝西四川省臣各一員,護送周王和實拉之雲南。置周王常侍府官屬,以遙授中書左丞相圖古勒、大司徒鄂爾多、中政使尚嘉努、山北、遼陽等路蒙古軍萬戶博囉、翰林侍講學士嘉琿等並常侍,中衛親軍都指揮使唐古、兵部尚書賽罕巴圖魯為中尉,仍置諮議、記室各二員,遣就鎮。

癸亥,帝如上都。

壬申,鷹坊博囉等擾民於大同,敕拘還所奉璽書。

禁天下春時田獵。初議犯者抵死,左司郎中韓若愚曰:“齊宣王之囿方四十里,殺其麇鹿者如殺人之罪,孟子非之。”眾以為然,遂減其刑。

太史令郭守敬卒於位,年八十六。

守敬歷數、儀象之學,並為時用,其尤濟時者為水利之學。決金口以下西山之栰,而京師財用饒;復三白渠以溉瀕河之地,而靈夏軍儲足;引汶、泗以接江、淮之派,而燕、吳漕運通;建斗閘以開白浮之源,而公私陸費省。其在西夏,嘗挽舟溯流而上究所謂河源者;又嘗自孟門以東,循黃河故道,縱廣數百裡間,皆為測量地平,或可以分殺河勢,或可以溉灌田土,具有圖志;又嘗以海百較京師至汴梁地形高下之差,或汴梁之水去海甚遠,其流峻,而京師之水去海至近,其流甚緩。其言皆有徵驗,論者惜其未盡見用雲。

夏,四月,癸酉朔,以河南流民群聚渡江,所過擾害,命行台、廉訪使以見貯贓鈔賑之。

橫州猺蠻為寇,命湖廣省發兵討捕。

己亥,以淮東廉訪司簽事苗好謙善課民農桑,賜衣一襲。

庚子,命中書省與御史台、翰林、集賢院集議封贈通制,著為令。

賑遼陽、蓋州及南豐州飢。

是月,前集賢大學士、商議中書省事陳天祥卒於家,年八十,諡文忠。

五月,庚申,以大都留守拜特穆爾為中書平章政事。擢中書右丞蕭拜珠為平章政事,左丞阿爾哈雅為右丞,郭貫為左丞,參議布哈為參知政事。時特們德爾恃勢貪虐,凶穢愈甚,於是進拜珠為平章,稍牽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