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二十 起閼逢困敦正月,盡旃蒙赤奮若八月,凡一年有奇



“武備卿濟里,前太尉布哈,以累朝待遇之隆,俱致高列,不思補報,專務奸欺,矯制令鷹師強收鄭國寶妻古哈,刑曹逮鞫服實,竟原其罪。夫匹婦含冤,三年不雨,以此論之,即非細務。宜以濟里、布哈仍付刑曹,鞫正其罪。

“賈胡中賣寶物,始自成宗,分珠寸石,售直萬金。以經國有用之鈔,而易此不濟饑寒之物,大抵皆時貴與中貴之人妄稱呈獻,冒給回賜,高其價直,且至十倍,蠶蠹國財,暗行分用。宜下令禁止,其累朝未酬寶價,俟國用饒給日議之。比者建西山寺,損軍害民,費以億萬計,近詔雖罷之,又聞奸人乘間奏請,復欲興修。宜守前詔,示民有信。

“蕭拜珠、楊多爾濟等,枉遭誣陷,籍其家以分賜人,比奉明詔,還給元業,子孫奉祀,家廟修葺苟完,未及寧處,復以其家財仍賜舊人,止酬以直,即與再罹斷沒無異。宜如前詔以元業還之,量其直以酬後所賜者,則人無冤憤矣。額森特穆爾之徒,遇朱太醫妻女過省門外,強拽以入,奸宿館所。有司以扈從上都為解,竟勿就鞫。宜遵世祖成憲,以奸人付有司鞫之。

“廣州東莞縣大步海及惠州珠池,始自大德元年奸民劉進、程連言利,分蜑戶七百餘家,官給之糧,三年一采,僅獲小珠五兩、六兩,入水為蟲魚傷死者眾,遂罷珠戶為民。其後同知廣州路事塔齊爾等又獻利於實勒們,創設提舉司監采;廉訪司言其擾民,復罷歸有司。既而內正少卿魏溫都爾冒啟中旨,馳驛督采,耗廩食,疲民驛,非世祖舊制,請悉罷之。

“特克實弒逆之變,學士布哈、指揮布延呼里、院使圖古思,皆以無罪死;特們德爾專權之際,御史徐元素以言事瑣項死東平,及賈圖沁布哈之囑,皆未申理。宜追贈死者,優敘其子孫。

“內外增置官署,員冗俸濫,白丁驟升,出身入流,壅塞日甚,軍民俱蒙其害。宜悉遵世祖成憲,凡至元三十年以後,改升創設,員冗者悉減並除罷之。

“自古聖君,惟誠於治政,可以動天地,感鬼神,未嘗徼福於僧道也。至元三十年,醮祠佛事之目,止百有二;大德七年,再立功德使司,積五百餘。僧徒又復營幹近侍,買作佛事,歲用鈔數千萬錠。僧徒貪慕貨利,養妻子,彼行既不修潔,適足褻慢天神,何以要福!比年佛事愈繁,累朝享國不永,致災愈速,事無應驗,斷可知矣。宜罷功德使司,其在至元三十年以前及累朝忌日醮祠佛事名目,止令宣政院主領修舉,餘悉罷。游惰之徒,妄投宿衛部屬及宦者、女紅、太醫、陰陽之屬,不可勝數。一人收籍,一門蠲復;一歲所請衣馬芻糧,數十戶所征入不足以給之,耗國損民為甚。宜如世祖時支請之數給之,餘悉簡汰。

“參卜郎盜,始者劫殺使臣,利其財物而已,至用大師,期年不戢,傷我士卒,費國貲糧。宜遣良使抵巢招諭,仍敕邊吏勿生事,則遠人格矣。

“世祖時,準北內地惟輸丁稅,特們德爾為相,專務聚斂,遣使括勘兩淮、河南田土,重併科糧,又以兩淮、荊襄沙磧作熟收征,徼名興利,農民流徙。宜如舊制,止征丁稅,其括勘之糧及沙磧之稅悉除之。

“世祖左右之臣,雖甚愛幸,未聞無功而給一賞者。比年賞賜泛濫,蓋因近侍之人,窺伺天顏嘉悅之際,或稱乏財無居,或稱嫁女娶婦,或以技物呈獻,遞互奏請,要求賞賜,既傷財用,復啟幸門。自今以後,非有功勳勞效著明實跡,不宜加以賞賜,請著為令。”

議凡數千言,辭甚剴切。六月,庚申,珪至上都,奏上,帝不允。珪復進曰:“臣聞日食修德,月食修刑,應天以實不以文,動民以行不以言,刑政失平,故天象應之,惟陛下矜察,允臣等議悉行之。”帝終不能用。

癸亥,作禮拜寺於上都及大同路。

丙寅,遣使招諭西番。

遣庫庫楚等詣高麗,取女子三十人。

廣西、左、右兩江黃勝許、岑世興乞遣其子弟朝貢,許之。

丁卯,大幄殿成。

癸酉,帝受佛戒於帝師。

己卯,詔:“疏決繫囚,存恤軍士,免天下和買雜役三軍,蜑戶差稅一年。遠仕瘴地,身故不得歸葬,妻子流落者,有司資給遣還,仍著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