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二十 起閼逢困敦正月,盡旃蒙赤奮若八月,凡一年有奇



中書省言:“江南民貧僧富,諸寺觀田土,非宋舊制並累朝所賜者,仍請如舊制與民均役。”從之。

以籍入巴斯吉斯地賜故監察御史觀音保、索約勒、哈迪密實妻子各十頃。

戊戌,造象輦。

西番參卜郎來降,賜其酉班術兒銀鈔幣帛。

辛丑,懷王圖卜特穆爾出居於建康。

甲辰,奉安顯宗像於永福寺,給祭田百頃。

廣西山獠為寇,命所在有司捕之。

庚辰,詔諭宰臣曰:“向者綽爾、罕察苦魯及山後皆地震,內郡大小民飢。朕自即位以來,惟太祖開創之艱,世祖混一之盛,與人民共享安樂,常懷祗懼,災沴之至,莫測其由。豈朕思慮有所不及而事或僣差,故以此示儆歟?卿等其與諸司集議便民之事,其思自死罪始,議定以聞,朕將肆赦焉。”

賑肇慶等處飢。

閏月,壬子朔,詔赦天下,除江淮創科包銀,免被災地差稅一年。

庚申,修緊狐嶺、色澤、桑乾嶺道。

乙丑,命整治屯田。

河南行省左丞姚煒請禁屯田吏蠶食屯戶,及勿務增羨以廢裕民之意,不報。

丁卯,中書省言國用不足,請罷不急之費,從之。

己巳,修滹沱河堰。

壬申,罷永興銀場,聽民采煉,以十分之二輸官。

罷松江都水庸田使司,命州縣正官領之,仍加兼知渠堰事。

癸酉,作棕毛殿。

丙子,浙西道廉訪司言:“四方代祀之使,棄公營私,多不誠潔,以是神不歆格,請慎擇之。”

山南廉訪使特穆格請削降特克實所用驟升官。

己卯,階州土番為寇,鞏冒總帥府調兵御之。

山東廉訪使許師敬請頒族葬制,禁用陰陽、相地邪說。

雄州歸信諸縣大雨,河溢,被災者萬一千六百五十戶,賑鈔三萬錠。

二月,甲申,祭先農。

丙戌,頒《道經》於天下名山宮殿。

丁亥,平伐酉率眾十萬來降,土官三百六十人請朝。湖廣行省請汰其眾還部,以四十六人入覲,從之。

辛卯,爪哇國來獻方物。

廣西猺潘寶陷柳城縣。

己亥,命西僧作燒壇佛事於延華閣。

封阿里密實為和國公,張珪為薟國公,仍知經筵事。以中書右丞善僧為平章政事。

庚子,姚煒以河水屢決,請立行都水監於汴梁,仿古法備捍,仍命瀕河州縣正官皆兼知河防事;從之。

丙午,造玉御床。

賑通、漷二州飢。大都、鳳翔諸路飢,賑糶有差。

三月,癸丑,修曹州濟陰縣河堤,役民丁一萬八千五百人。

甲寅,禁捕天鵝。

辛酉,鹹平府清河、滱河合流,失故道,壞堤堰,敕蒙古軍千人及民丁修之。

乙丑,帝如上都。

乙亥,安南來貢方物。

荊門州旱,肇慶諸路飢,賑之。

鑑察御史策丹從帝至上都,疏糾中書參知政事楊庭玉贓罪,不報。即納印還京師,帝遣使召復任。夏,四月,策丹復上章劾庭玉,罷職鞫訊,竟如所言。又劾平章政事圖們岱爾,入集賽之目,英宗遇弒,必預聞其謀。帝不省,而賜圖們岱爾帶,策丹遂辭職,改工部員外郎。

丁亥,作吾殿。

癸巳,和市牝馬有駒者萬匹,敕宿衛駝馬散牧民間者,歸官廄飼之。

丁酉,濮州鄄城縣言城西堯冢上有佛寺,請徙之,不報。

丙午,僰夷及蒐雁遮殺雲南行省所遣諭蠻使者,敕追捕之。

丁未,封后父和勒克察爾為威靖王。

戊申,以許師敬為中書左丞;中政使馮享為中書參知政事,仍中政使。

鞏昌路伏羌縣大雨,山崩。

五月,辛酉,高麗國王王璋卒。

璋之留京師也,構萬卷堂於其邸,招致閻復、姚燧、趙孟頫、虞集等與之游處,以考究自娛。時有鮮卑僧上言,帝師帕克斯巴,制蒙古字以利國家,宜令天下立祠比孔子,有詔公卿耆老會議。國公楊安普力主其說,璋謂安普曰:“師制字有功於國,祀之自應古典,何必比之孔氏!孔氏百王之師,其得通祀,以德不以功,後世恐有異論。”言雖不納,聞者韙之。科舉之設,璋嘗以姚燧之言白於仁宗,及李孟執政,遂奏行焉,其端實自璋發也。右丞相圖嚕罷,帝欲以璋為相,璋固辭曰:“臣小國藩宣之寄,猶懼不任,乞付於子,況朝廷之上相哉!敢以死請。”帝笑曰:“固知渠善避權也。”性好賢疾惡,尤喜談宋事。嘗使僚佐讀《東都事略》,至王旦、李沆、富弼、韓琦、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諸傳,必舉手加額以致景慕;至丁謂、蔡京、章惇等傳,未嘗不切齒憤惋。及是卒於京邸,賜謚曰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