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五十六 起重光作噩正月,盡閼逢困敦三月,凡三年有奇



丙辰,命四川提舉茶馬通治茶馬事;以彭輅言不驗,故復舊制。

戊午,金定行宮之名曰先春。

辛酉,詔禁將帥掊克。

是冬,起參知政事張岩帥淮東,同知樞密院事程松帥淮西,侍郎邱崈守明州,大卿辛棄疾帥浙東,以李奕為荊、鄂副都統兼知襄陽,聲言備金人啟釁,其實韓侂胄欲用兵北伐也。

是歲,初以諸司官理通判。

蒙古特穆津為長子卓沁求婚於托哩汗托哩汗之子圖薩哈亦求婚於特穆津,俱不諧,自是有違言。

初,特穆津與托哩汗合軍攻奈曼,約明日戰,薩穆哈言於托哩汗曰:“我與君家是白翎雀,它人鴻雁耳,白翎雀寒暑常在北方,鴻雁遇寒則南飛就暖。”喻特穆津心不可保也。托哩汗疑之,遂移部眾於別所。

及議婚不成,薩穆哈乘隙謂托哩汗子伊喇哈曰:“君能加兵蒙古,我助君。”伊喇哈大喜,數遣使言於托哩汗。托哩汗曰:“吾身之存,實太子是賴。髭鬚已白,遺骸冀得安寢,汝乃喋喋不已耶?善自為之,毋貽吾憂。”太子,謂特穆津也。

是歲,托哩汗父子謀殺特穆津,遣使來曰:“向所議姻事,今當相從,請來飲酒。”特穆津以為然,率十騎赴之。至中道,心有所疑,命一騎往謝,遂還。托哩汗謀既不成,即舉兵來侵。特穆津整兵出戰,屢敗之,射伊喇哈中頰,托哩汗引兵退。

特穆津遣人責之曰:“我有大功於君,奈何易恩為仇!”托哩汗意悔。伊喇哈曰:“今日唯力戰以決勝負,多言何為?”特穆津還,至班朱泥河,河水方渾,飲之以誓眾。時托哩汗盛強,特穆津微弱,眾頗危懼。凡與飲河水者,謂之飲渾水,言其曾同艱難也。托哩汗復至,與之戰,托哩汗大敗。遂令軍士銜枚夜襲之,盡降其部眾,托哩汗父挺身遁去。托哩汗嘆曰:“兒誤我!”路逢奈曼部將,遂為所殺。伊喇哈走至龜茲,龜茲王以兵討殺之。特穆津既滅托哩汗,大獵於特默格川,宣布號令,振凱而歸。

嘉泰四年金泰和四年

春,正月,辛未,金主如先春宮春水。

壬申,金中都陰霧、木冰。

金大理司直姬端修遷大理丞。金主謂端修曰:“前汝為御史,以幹能見用。汝言多細碎,不究其實,亦不汝罪。乃為司直,乃能稱職,用是擢汝為丞。盡乃心力,惟法是守,勿問上位宰執,汝其志之。”

乙亥,浚天長縣壕。

戊辰,內侍甘昺貶信州居住。

壬辰,瓊州西浮洞逃軍作亂,寇掠文昌縣;官軍討平之。

時金為北鄙準布等部所擾,無歲不興師討伐,府倉空匱,賦斂日煩。有勸韓侂胄立蓋世功名以自固者,侂胄然之,遂定議伐金,聚財募卒,出封樁庫黃金萬兩,以待賞功,命吳曦練兵西蜀。既而安豐守臣厲仲方,言淮北流民鹹願歸附;浙東安撫使辛棄疾入見,言金必亂亡,願屬元老大臣備兵為倉卒應變之計;侂胄大喜。鄭挺、鄭友龍等又附和其說,侂胄用師之意益銳。

張孝會如金賀正,還,至慶都,卒。金主遣防禦使尼伊哷致祭及賻,仍命送伴使張雲護喪以歸。

時關上積糧八百餘萬斛,然陳陳相因,庾吏率全其扃鑰以相授,至可食者無幾。會籌議詔下,制置司遣官盤量,且令防其腐敗折閱之數,免累界官吏失點檢之罪,降度牒二萬五千道,下總所收糴償補。

二月,乙未朔,金主還宮。

丁酉,置莊女太子府國小教授。

金以山東、河北旱,詔祈雨東、北二岳。

庚戌,金始祭三皇、五帝、四王。尋詔定前代帝王合致祭者。尚書省言:“三皇、五帝、四王,已行三年一祭之禮,若夏少康、殷太甲、太戊、武丁,周成王、康王、宣王,漢高祖、文、景、武、宣、光武、明帝、章帝,唐高祖、文皇,十有七君,致祭為宜。”從之。

辛亥,命內外諸軍射鐵帖轉資。

壬子,蠲臨安府逋負酒稅。

癸丑,金詔:“刺史州郡無宣聖廟學者,並增修之。”

己未,立試刑法避親格。

金以河平節度使孟鑄為御史中丞。金主謂之曰:“朕自知卿,非因人薦舉也。御史責任甚重,往者台官乃推求細故,彈劾小官;至於巨室重事,則畏徇不言。其勤乃職,無廢朕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