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十 起重光大淵獻十月,盡玄黓困敦四月,凡七月



二月,丁卯,尚書吏部侍郎李光試禮部尚書,吏部侍郎李彌大試戶部尚書,徽猷閣直學士、知漳州綦崈禮試禮部侍郎,太常寺少卿程瑀試給事中。

庚午,資政殿大學士、提舉臨安府洞霄宮李綱為觀文殿學士、荊湖、廣南路宣撫使,兼知潭州。

前五日,直秘閣、知道州向子忞奏曹成犯道、賀二州,宰相呂頤浩、秦檜,因陳:“天下大計,當用二廣財力,葺荊湖兩路,使通京西,接陝右,此天下右臂。如京東諸州為叛臣所據,正如國初河東,且留以蔽敵。諸路先定,它時併力圖之,似為未晚。”檜請身至湖外,自當一面,效羊祜襄陽故事,帝曰:“卿等當居中運裁,不可授人以柄。”至是命綱,仍公福建等路宣撫副使韓世忠以所部統制官任仕安一軍三千人授綱,由汀州之任,又命權湖東安撫使岳飛率湖東副總管馬友及諸將李宏、韓京、吳錫等共擊成。

時新除舍人胡安國,避地湖東,亦以書遣檜,言:“吳敏兵寡,宜就遣世忠以為之副,俾殲殄群寇,收拾遺民。人言向子諲忠節,在今日可以扶持綱常,願憐其無救而陷於賊,復加任用,俾收後效。”

金賑上京路戍邊之民。

癸酉,起居舍人廖剛權尚書吏部侍郎。

丁丑,詔閤門宣贊舍人崔增、樞密院準備將領趙延壽、單德忠、李振、徐文、武功大夫李捧、樞密院水軍統制邵青所部兵,分為七將,以御前忠銳為名,內增、青仍作水軍,並隸侍衛步軍司,非樞密院得旨,毋得擅發,仍鑄印賜之。

己卯,秦檜因奏事言:“每見陛下屈己從諫,中外士民,莫不感悅。”帝曰:“如前日百姓揭牌題以‘供御繡服’,問之,乃十年前京師輔戶用其舊牌,已令毀撤。不知者將謂舊習未除,朕所服者多繒素,豈復有綺繡也!”

癸未,帝始御講殿。自巡幸以來,經筵久輟,至是復之。

乙酉,帝諭輔臣曰:“人主待臣下,當以至誠,若知其不可用,不若罷去,疑而留之,無益也。”又曰:“人主之德,莫大於仁。仁之一字,非堯、舜莫能當。”呂頤浩、秦檜曰:“聖學高明,以誠、仁二者治心,修身、正家、齊天下有餘裕矣。”

戊子,龍圖閣待制、知撫州高衛,落職,與宮觀。

衛言甘露降於州之祥符觀,且為圖上之。王居正論今日恐非天降祥瑞之時,言者劾衛崇飾諂諛,老不知愧,望賜罷黜,從之。

是月,知商州董先叛,附於劉豫。

先是閤門宣贊舍人李興,以節制軍馬屯於商州,會先為陝虢安撫司統制官耿嗣宗所迫來依,興以兄事之。未幾,河南鎮撫使翟興俾先知商州,先心慊之,密有害興意,因置酒,伏甲執興於坐,以鎮撫使之命械興赴河南,欲於中塗殺之。行兩程,宿山林庵舍中,興見群卒熟寐,乃荷械而去。逮曉,至洛陽,農家人識之,咨嗟熟視,遂破其械,以糗糧遺興使去,其子女諸妾皆被害。興既脫,復得麾下舊兵千餘,往來商、虢間,先既與興為仇,且劉豫勢漸盛,先不能軍,遂以商、虢二州降豫。

初,淮西諸州多為劇盜所據,朝廷因而授之。閤門宣贊舍人、知濠州寇宏,雖受朝命,陰與偽宿州守胡斌通。李成之敗也,褒信縣射士許約,收其潰兵,入光州城,以收復告,即以約知光州。約與武節大夫、忠州刺史、知壽春府陳卞,皆與偽境往來,兼用紹興、阜昌年號。光州土豪張昂,獨率民兵據仙居縣之石額山為寨。事聞,詔授昂忠翊郎、忠義兵民統領。至是北賈有至建康者,言中原之民苦劉豫虐政,皆望王師之來。江東安撫大使葉夢得聞之,即遣使撫諭卞、宏,二人皆聽命。既而豫遣偽京西南路安撫使王彥先攻壽春,為卞所敗,而宏遂與斌絕,卞尋復固始縣。會豫眾犯二州,卞棄城保南岸,夢得令統制官王冠、張俊等授之,豫眾引去。

三月,壬辰朔,虔化縣賊李敦仁補正修武郎、閤門祗候,其徒三十八人皆授官,分隸張俊等軍中。

敦仁起書生,為盜三歲,蹂四州十縣,最後為江東統制官顏子恭所破,至是始平。

淮西招撫使李光,執江東安撫大使司都統制韓世清於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