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三十七 起柔兆攝提格四月,盡屠維大荒落七月,凡三年有奇



戊戌,遼主獵於平地松林。

乙未,開封府推官、監察御史館陶王沿為河北轉運副使。沿上言:“本朝制兵刑,未幾於古。自契丹通好三十年,二邊地常屯重兵,坐耗國用,而未知所以處之。請教河北強壯,以代就糧禁卒之闕,罷招廂軍,以其冗者隸作屯田,行之數年,當漸銷減,而強壯悉為精兵矣。

“古者刑平國,用中典,而比者以敕處罪,多重於律。律以絹估罪者,敕以緡直代之;律坐髡釱而役者,敕黥竄以為卒。比諸州上言,謫卒太多,衣食不足,願勿復謫者七十餘州。以律言之,皆不至是,是以繁文罔之而置於理也。誠願削深文而用正律,以錢定罪者,悉從絹估,黥竄為卒者,止從髡釱;此所謂勝殘去殺,無待百年者也。”

壬子,江寧府、揚、真、潤州江水溢,壞官民廬舍,遣使安撫賑恤。

八月,乙丑,詔免河北水災州軍秋稅。

初,帝謂輔臣曰:“比令內侍往緣邊視水災,如聞有龍堰于海口,故水壅而不泄。可遣官致祭。”王曾曰:“邊郡數大水,蓋《洪範》所謂不潤下之證。海口恐非龍可堰,宜寬民賦以答天災。”故有是詔。

甲戌,淮南、江、浙、荊湖制置發運使張綸知秦州。綸,天禧末為發運副使。時鹽課積虧者十年,綸乃奏除通、泰、楚三州鹽戶宿負,官助其器用,鹽入優與之直,由是歲增課數十萬。復置鹽場於杭、秀、海三州,歲入課又三百五十萬。居三歲,增上供米八十萬。在江、淮逾六年,為民興利除害甚眾。性喜施與,漕卒多凍餒道死者,綸見之,嘆曰:“此有司之過,非所以體上仁也。”推俸錢市絮襦千數,衣其不能自存者。

乙亥,河決澶州王楚埽。

戊寅,翰林學士承旨兼龍圖閣學士劉筠知廬州。筠三入翰林,意望兩府,及為承旨,頗不懌,嘗移疾不出。或戲筠曰:“服清涼散必愈。”蓋兩府乃得用清涼傘也。筠前嘗知廬州,愛其土,遂築室城中,架閣藏前後所賜書,帝為飛白書,曰:“真宗聖文秘奉之閣”。及再至,即營冢墓,作棺,自為銘刻之。後二歲,竟卒於書閣。筠初為楊億所識拔,後遂與億齊名,時號楊、劉。性不苟合,臨事明達,而其治尚簡嚴。然晚為陽翟同姓富人奏求恩澤,清議頗少之。

丙戌,錄唐張九齡後。九齡九代孫錫,以九齡告身及明皇批答來獻。帝謂輔臣曰:“九齡,唐名相,宜旌其後。”即授國子四門助教。

九月,己亥,詔:“京朝官任內,五人同罪,奏舉者減一任。”

乙巳,遣使修諸路兵械。

丙午,太常少卿、直昭文館陳從易為左司郎中,兵部郎中、集賢院修撰楊大雅並知制誥。

自景德後,文士以雕靡相尚,從易獨自守不變;與大雅特相厚,皆好古篤行,無所阿附。天禧初,大雅提點淮南刑獄,案部過金陵境上,遇風舟覆,冠服盡喪。時丁謂鎮金陵,遣人遺衣一襲,大雅辭不受。王欽若亦不喜之。時議欲矯文弊,故並進用。大雅初名侃,避真宗舊諱,改焉。

壬子,遼主如中京,北德哷勒部節度使耶律延壽請視諸部,賜旗鼓,從之。

是月,準布諸部長多降於遼。

冬,十月,甲申,除福州民逋官莊錢十二萬八千緡。

初,王氏據福州時,有田千餘頃,謂之官莊。太平興國中,授券與民耕,歲輸賦而已。天聖二年,發運使方仲荀言:“此公田也,鬻之可復厚利。”遣屯田員外郎辛惟慶領其事,凡售錢三十五萬餘緡,詔減緡錢三之一,期三年畢償。監察御史朱諫以為傷民,不可,詔復為貧弱者寬期。至是知州章頻復以為言,詔悉除之。

遼魏王耶律色軫之孫婦指斥乘輿,其夫為之容隱,事覺,連坐,並籍其家。

遼主諭燕城將士:“若有敵至,總管備城之東南,統軍使守西北,馬步軍備野戰,統軍副使繕壁壘、課士卒,各練其事。”

十一月,丙申,遼太子宗真納妃蕭氏,駙馬都尉克迪之女也。

遼以耶律求翰為北院大王。

癸卯,翰林學士宋綬等上所撰《天聖鹵簿記》十卷。初,南郊,綬攝太僕卿,陪玉輅,帝問儀物典故,占對辨給,因使綬集官撰記,帝嘆其詳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