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五十六 起柔兆涒灘正月,盡強圉作噩七月,凡一年有奇



十二月,戊申朔,右司諫呂景初言:“伏睹詔書,今後雖遇辰牌,當留一班,令台官上殿,欲望諫官同此。”從之。

遼以韓王蕭阿喇為北院樞密使,徙王陳,與蕭革同掌國政。革謅諛不法,阿喇爭之不得,遽告歸,遼主由是惡之;鏇除東京留守。

壬子,兵部侍郎、平章事劉沆,罷為工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應天府。

范師道、趙抃既出,御史中丞張昪言:“天子耳目之官,用舍進退,必由陛下,奈何以宰相怒斥之!”又請與其屬俱出。吳中復指沆治溫成喪,天下謂之“劉彎”,俗謂鬻棺者為彎,則沆素行可知;沆亦極詆台官朋黨。先是狄青以御史言罷柩密使,沆因奏:“御史削陛下爪牙,將有不測之憂。”而昪等亦辨論不已,凡上十七章。沆知不勝,乃自請以本官兼一學士,守南京。尋詔沆遇大朝會,綴中書班。

昪為中丞,彈劾無所避,帝謂昪曰:“卿孤立,乃能如是!”昪曰:“臣樸學愚忠,仰托聖主,是為不孤。今陛下之臣,持祿養交者多,忠心謀國者少,竊以為陛下乃孤立耳。”帝為之感動。

以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曾公亮為給事中、參知政事,龍圖閣學士、知江寧府包拯為右司郎中,權知開封府。

拯立朝剛嚴,聞者皆憚之,至於童稚婦女亦知其名,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舊制,凡訟訴,不得徑造庭下,府吏坐門,先收狀牒,謂之牌司。拯開正門,徑使至庭自言曲直,吏不敢欺。時京師大水,因言中官。勢族築園榭多跨惠民河,故河塞不通,乃悉毀去。或持地券自言,有偽增步數者,皆審驗,劾奏之。

甲寅,遼上太后尊號曰慈懿仁和文惠孝敬廣愛宗天皇太后。

乙卯,以太子中允、天章閣侍講胡瑗管句太學。始,璦以保寧節度推官教授湖州,科條纖悉備具,以身先之,雖盛暑必公服坐堂上。嚴師弟子之禮,視諸生如其子弟,諸生亦親愛如其父兄,從游者常數百人。慶曆中,興太學,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璦既為學官,其徒益眾,太學至不能容。璦教人,隨材高下,衣服容止有度,人遇之,雖不識,皆知其為璦弟子也。於是擢為經筵,治太學如故。

甲子,夏國主諒祚遣使來告其母密藏氏卒。初,密藏氏通於李守貴,又通吃多已。守貴憤怒,於是殺吃多已及密藏氏。諒祚母族鄂特彭乃族殺守貴,保養諒祚,以其女妻焉,時諒祚生九歲矣。

乙丑,輟視朝,以諒祚母喪故也。

嘉祐二年遼清寧三年

春,正月,庚辰,遼主如鴨子河。

癸未,翰林學士歐陽修權知貢舉。時士子尚為險怪奇澀之文,號太學體,修痛排抑之。榜出,囂薄之士,候修晨朝,群聚詆斥,或為祭文投其家。然文體自是遂變。

丙戌,遼置倒塌嶺節度使。

乙未,五國部長貢方物於遼。

己亥,天章閣待制兼侍讀孫甫卒,特贈右諫議大夫。甫善持論,著《唐史記》,每言唐人行事以推見當時治亂,若身履其間。詔藏其書秘閣。

二月,己酉,梓夔路三里邨夷人寇淯井監。

庚戌,遣使錄三京輔郡繫囚。

己未,遼主如大魚濼。

壬戌,太子太師致仕杜衍卒。衍退寓南京凡十年,性不植產,第室卑漏,才數十楹,居之裕如也。出入從者十許人,烏帽皂履,衤弟袍革帶。親故或言宜為居士服,衍曰:“老而謝事,尚可竊高士名乎!”王洙謁告歸應天府,有詔撫問。及病,帝中使賜藥,挾醫往視,不及,卒,年八十,贈司徒兼侍中,謚正獻。衍臨終戒其子薄葬,自作遺疏,其略曰:“無以久安而忽邊防,無以既富而輕財用,宜早建儲副以安人心。”語不及私。

澧州羅城洞蠻內寇,發兵擊走之。

癸酉,山南東道節度使兼侍中王德用卒。德用,將家子,習知軍中情偽,以恩撫下,故多得士心,名聞外國,雖閭閻婦女小兒亦呼為黑王相公雲。

是月,雄、霸州地震。

三月,辛巳,遼以楚國王尼嚕古為武定軍節度使。

丁亥,賜進士建安章衡等及第、出身、同出身。是歲,進士與殿試者始皆不落。己丑,賜諸科及第,又賜特奏名進士諸科同出身,補諸州長史、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