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五十六 起柔兆涒灘正月,盡強圉作噩七月,凡一年有奇



乙未,遼遣林牙耶律防等來請御容。戊戌,以御史中丞張昪為回謝使,單州防禦使劉永年副之。初,遼興宗致其畫像及聖宗畫像凡二軸,請易真宗及帝御容,既許之,會興宗晏駕,遂寢。至是遣使再請,故命昪等傳命,令更持新主畫像來即予之。翰林學士胡宿草國書,奏曰:“陛下先已許之,今不與,則傷信矣。”不從。昪等至遼,遼主欲先得聖容。昪曰:“昔興宗弟也,弟先面兄,於理為順。況今南朝乃伯父之尊,當先致恭。”遼人不能對。

庚子,判陳州、護國節度使、同平章事狄青卒。帝發哀苑中,贈中書令,謚武襄。

青為人,謹密寡言,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後發。師行,先正部伍,明賞罰,與士卒同甘苦,雖敵卒犯之,無一人敢先後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其功以與將佐,始與孫沔破賊,謀一出青,賊已平,經制餘事悉以委沔,退然如不用意者。沔始服其勇,既又服其為人,自以為莫及也。尹洙以貶死,青悉力周其家事。嘗有持狄梁公畫像及告身詣青,以為青遠祖;青謝曰:“一時遭際,安敢自附梁公!”厚贈其人而遣之。

夏,四月,丙辰,遼主清暑永安山。

丁巳,徙知常州、侍御史范師道為廣南東路轉運使。舊補攝官皆委吏胥,無先後遠近之差,師道始置籍次第之。

己巳,以殿中侍御史里行吳中復為殿中侍御史、充言事御史,從中丞張昪言也。

辛未,通判黃州趙至忠上《遼地圖》及《雜記》十卷。

癸酉,以彭仕羲未降,遣官安撫湖北。

甲戌,司天監言:“據《崇天曆》,己亥年日當食正月朔,乞定戊戌年十二月為閏以避之。”詔不許。

火峒蠻儂宗旦聚眾人寇。宗旦者,智高之族也。知邕州蕭注欲大發峒丁擊之,知桂州蕭固獨請以敕招降。轉運使王罕以為宗旦保山溪篁竹間,苟設伏要我軍,未可必勝,徒滋邊患,乃獨領兵次境上,使人招宗旦子日新,謂曰:“汝父內為交趾所仇,外為邊臣希賞之餌。歸報汝父,可擇利而行。”於是宗旦父子皆降,南事遂定。以宗旦為忠武將軍,日新為三班奉職。

五月,庚辰,並代鈐轄、管句麟府軍馬開封郭恩與夏人戰於斷道塢,死之。走馬承受黃道元、府州寧府寨監押劉慶被執,死傷數百人,亡失器甲馬匹甚眾。詔贈恩同州觀察使,封其妻,官其子弟有差,給舊俸三年。

癸未,賜國子博士寇諲銀絹五十兩匹,諲上其祖準所著文集也。

甲申,改築禖壇於圜丘東南。

己亥,遼主如慶陵,獻酎於金殿、同天殿。

六月,壬子,以汝州龍山孔日攵為校書郎,致仕,絳州稷山韓退為安逸處士,翰林學士承旨孫抃等薦二人有行義故也。

自趙彥若制策不入等,閱四年,遂無應科者。帝曰:“豈朕待之不至邪?”丁巳,詔:“朝廷設制科以取天下美異之士,嘗以推恩過厚而難其選,所取不過三二人,甚非所以廣詳延之路也。其令兩制以上同議之!”既而孫抃等言:“太常博士以下至選人、草澤人應制科者,並聽待制以上奏舉,無得自陳,內草澤人亦許本路轉運使奏舉。其行不如所學,並坐舉者。其進用差次,不得引舊例超擢。”從之。

戊午,夏國主諒祚遣人來謝弔祭。

戊辰,以淑妃苗氏為貴妃,兗國公主之母也。公主將出降,故有是命。舊時公主受封降制,有冊命之文,不行禮,只以綸告進內。於是翰林學士胡宿疏論之,不從。

辛未,遼以魏國王紥拉為特里袞、同知樞密院事。

秋,七月,辛巳,詔河北諸道部署,分遣兵官教閱所部軍。

甲申,遼南京地震,赦其境內。

乙酉,遼主如秋山。

辛卯,令翰林學士承旨孫抃、御史中丞張昪磨勘轉運使及提點刑獄課績。初,知諫院張旭,言朝廷有意天下之治,宜自轉運使始,因上選用、責任、考課三法,故以命昪等,然卒亦無所進退焉。

壬辰,知麟州武戡,除名,江州編管,坐與夏人戰斷道塢而棄軍先入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