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九十八 起強圉協洽五月,盡六月,凡兩月



辛酉,名潛邸為升暘宮。

以徐秉哲假資政殿學士,領開封尹,充大金通問使。秉哲不受命,責授昭信軍節度副使,梅州安置。

壬戌,李綱言:“今日急務,在通下情。”乃詔置檢鼓院於行宮便門外,以達四方章奏。

顏岐充徽猷閣待制、提舉亳州明道宮,以岐嘗論李綱故也。

范宗尹亦求去,乃詔為徽猷閣待制、知舒州。徽猷閣待制、提舉亳州明道宮錢伯言為開封尹。

詔:“宗室銜位不書姓名,官司毋得受。”

自熙寧以來,宗室外官,單銜奏事,並不著姓。至是趙子崧以表謝上,黃潛善援近旨劾之,乃申明行下。

癸亥,張邦昌責授昭化軍節度副使、潭州安置,所過巡尉伴送,仍令監司、守臣常切覺察,月具申尚書省。

李綱言:“王時雍等四人,與金人傳導指意,議廢趙氏,脅迫二聖出郊,又受偽命為執政,實為罪魁。”時徐秉哲已先竄,於是移時雍高州,吳幵永州,莫儔全州,並安置。呂好問謂綱曰:“王業艱難,正納污含垢之時,遽繩以峻法,懼者眾矣。”綱不納。

贈徽猷閣待制、知懷州霍安國延康殿學士。

李綱言:“自崇、觀以來,朝廷不復崇尚名節,故士大夫寡廉鮮恥,不知君臣之義,靖康之禍,視兩宮播遷如路人,然仗節死義,在內惟李若水,在外惟霍安國,餘未有聞。願詔諸路詢訪,優加贈恤。”乃自安國及劉韐以下次第褒錄,復詔諸路詢訪死節以聞。

初,賊祝靖寇荊南,安撫使鄧雍遁。賊乘勢欲渡江,知公安縣程千秋率邑人及廣西,湖南勤王之兵在邑者御之,復遣人渡江,焚舟毀筏,殺賊甚眾。李希忠繼至,千秋沿江設備,唐愨自鼎州,復調本路弓弩手助之,賊乃去。

時通判鄂州趙令裨,部官兵戍武昌縣。賊閻謹犯黃州,其徒縱掠,既去,令裨渡江存撫,黃人德之。

自金再圍城,京西、湖北諸州,悉為賊寇侵犯,隨州陸德先、復州趙縱之、郢州舒舜舉與荊南、德安皆失守,獨知汝州、徽猷閣待制趙子櫟,知襄陽府、直徽猷閣黃叔敖,知蔡州、直秘閣閻孝忠,知漢陽軍、朝議大夫李彥卿,能守境捍賊。至是李綱言於帝,奪雍龍圖閣直學士,罷德先等三人,仍奪其職。遷子櫟寶文閣直學士,叔敖秘閣修撰,孝忠進一官,彥卿直秘閣,千秋進二官,通判荊南府,而擢令裨直龍圖閣、知黃州。

甲子,詔犒設行在將士,撫循百姓,蠲賦役,改弊法,招群盜,案贓吏。

綱又言:“靖康間號開言路,遇有議論,鯁峭者輒加遠竄,其實所以塞之也。”帝乃詔:“靖康敢言之士有竄逐者,悉召還。”

李綱以覃恩遷正奉大夫,仍兼御營使。

時河東、北所失才十餘郡,餘皆為朝廷固守。綱言:“今日中興規模,有先後之序,當修軍政,變士風,裕賢才,寬民力,改弊法,省冗費,誠號令,信賞罰,擇帥臣,選監司。俟吾政事已修,然後可議興師。中尤急者,當先理河北、河東,蓋兩路,國之禁止。今河北惟失真定等四郡,河東惟失太原等七郡,其餘率推其土豪為首,多者數萬,少者數千。宜於河北置招撫司,河東置經制司,擇有才者為使,以宣陛下德意。有能保一郡者,寵以使名,如唐之方鎮,俾自為守。否則食盡援絕,必為金人所用。”帝許之。

復帝姬為公主。於是賢德懿行大長帝姬封秦國,淑慎長帝姬封吳國。

始,張邦昌既廢,范瓊不自安。朝議以其握兵,特詔:“節義所以責士大夫,至於武臣卒伍,理當闊略。惟王宗濋首引衛兵逃遁,以致都城失守,不可不責。此外一切不問,以責後效。”

乙丑,馬忠為河北經制使,張所、直秘閣、通判河陽府傅亮赴行在。以王淵代忠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

詔:“自今以絹定罪,並以二千為淮。”舊制,以絹計贓,千三百為一匹。有言絹直近高,乃改定。

丁卯,詔河東、北郡縣,略謂:“河東,北國之禁止,靖康間,以金人憑陵,不得已以割地為名,將以保全宗社。今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兩河之地,何割之有!方命帥遣師以為聲援,州縣守臣,有能保一方及力戰破敵者,當即授以節鉞。應移用稅賦,辟置將吏,並從便宜。其守臣皆遷進職。餘次第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