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三十八 起昭陽協洽正月,盡閼逢涒灘九月,凡一年有奇



丁丑,以湯思退為尚書左僕射,張浚為右僕射,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浚仍都督江淮東西路軍馬。

金主獵於近效,以所獲薦山陵,自是歲以為常。

辛巳,金以蘇保衡為尚書右丞。

除胡銓為宗正少卿;乞補外,不許。時金將富察特默、大周仁、蕭琦降,並為節度使。銓言:“受降自古所難。今金三大將內附,優其部曲以系中原之心,善矣。然處之近地,萬一包藏禍心,或為內應,後將噬臍。願勿任以兵柄,遷於湖廣以絕後患。”

永康陳亮上《中興五論》,力排和議,不報。

金太師、尚書令張浩薨。金主輟朝一日,諡文康。

先是近侍有請罷科舉者,金主曰:“吾見太師議之。”浩入見,金主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學者乎?”浩對曰:“有。”曰:“誰歟?”浩曰:“秦始皇。”金主顧左右曰:“豈可使我為始皇乎!”議遂寢。

是歲,兩浙大水、旱、蝗,江東大水,悉蠲其賦。

隆興二年金大定四年

春,正月,丁亥朔,詔曰:“朕恭覽乾德元年郊祀詔書,有云:‘務從省約,無至勞煩。’仰見事天之誠,愛民之仁。朕祗膺慈詔,嗣守皇祚,今歲冬日至,當郊見上帝,可令有司,除事神儀物、諸軍賞給依舊制外,其乘輿服御及中外支費,並從省約。”

戊子,金罷路、府、州元日及萬春節貢獻。

金主謂侍臣曰:“秦王宗翰有功於國,何乃無嗣?”皆未知所對。金主曰:“朕嘗聞宗翰在西京,坑殺降者千人,得非其報耶?”

癸巳,帝謂侍臣曰:“近日士大夫奔競之風少息否?”宰相湯思退等曰:“方欲措置。”帝曰:“卿等留意政事,當立紀綱,正法度,不可困於文書。”

金群臣再請上尊號,金主不許。

丙申,命虞允文調兵討廣西諸盜。

知潭州黃祖舜,言江、湖之間,私籌輕薄沙錢,請申嚴私鑄之刑。戶部契勘私鑄毛錢及磨錯翦鑿並博易私錢行使,各有立定條法,下諸路提刑司,行下所部切嚴約束,從之。

丁酉,金主如安州春水。王寅,至安州,大雪。詔扈從人舍民家者,人日支錢一百與其主。

丙午,金布薩忠義復以書來。

庚戌,申嚴卿、監、郎官更出迭入之制。

辛亥,金主獲頭鵝,遣使薦山陵,自是歲以為常。

壬子,賑歸正人。

是月,福建諸州地震。

二月,丁巳,金免安州今年賦役,凡扈從人嘗止其家者亦復一年。庚午,還中都。

丙子,減文武官及百司吏郊賜之半。

庚辰,金以北京粟價踴貴,詔悉免今年課。

乙酉,胡昉自宿州還。

初,昉至金,金人以失信執之。帝聞昉被執,謂張浚曰:“和議不成,天也。自此事當歸一矣。”既而布薩忠義以書進金主,金主覽之,曰:“行人何罪!即遣還。邊事令元帥府從宜措畫。

三月,丙戌朔,詔張浚視師江淮。王之望等以幣還。

初,湯思退恐和議不成,請以宗社大計奏稟上皇而後從事,帝曰:“金無禮如此,卿猶欲議和。今日敵勢,非秦檜時比,卿議論,秦檜不若!”思退大駭,陰謀去浚,遂令之望等驛奏兵少糧乏,樓櫓器械未備,又言委四萬眾以守泗州非計,帝惑之。會戶部侍郎錢端禮言:“兵者兇器,願以符離之潰為戒,早決國是,為社稷至計。”乃詔浚行視江淮。

時浚所招徠山東、淮北忠義之士,以實建康、鎮江兩軍,凡萬二千人;萬弩營所招淮南壯士及江西群盜又萬餘人,陳敏統之,以守泗州。凡要害之地,皆築城堡,其可因水為險者皆積水為匱,增置江、淮戰艦,諸軍弓矢器械悉備。金人方屯重兵以脅和,聲言刻日決戰,乃浚重視師,淮北之來歸者日不絕。浚以蕭琦契丹望族,欲令盡領降眾,且以檄諭契丹,約為應援,金人患之。吏部郎龔茂良言於浚曰:“本朝禦敵,景德之勝,本於能斷;靖康之禍,在於致疑。願仰法景德之斷,勿為靖康之疑。”浚深然之。

丁亥,詔荊襄、川陝帥臣嚴邊備,毋先事妄舉。

盧仲賢除名,械送郴州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