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二十六 起柔兆敦牂正月,盡強圉協洽八月,凡一年有奇



汀州黥卒王捷,自言於南康遇道人,姓趙氏,授以小鐶神劍,蓋司命真君也。宦者劉承珪以其事聞,帝賜捷名中正。是月,戊申,真君降中正家之新堂,是為聖祖,而祥瑞之事起矣。

戊午,增孔子守塋二十戶。

初置雜賣場。

閏月,戊辰,減劍、隴等三十九州軍歲貢物,夔、駕等二十七州軍悉罷之。

壬申,御崇政殿,試賢良方正著作佐郎陳絳、溧水縣令史良、丹陽縣主簿夏竦。先是帝謂宰臣曰:“比設此科,欲求才識,若但考文義,則濟時之用,安得而知!今策問宜用經義,參之時務。”因命兩制各上策問,擇而用焉。絳、竦所對入第四次等,擢絳為右正言,竦為光祿寺丞。

是月,立中書、樞密院互報法,事關軍機、民政者,必互相關報。時中書命楊士元通判鳳翔府,樞密院又令監香藥庫,兩府不相知,故有是命。

六月,壬子,司天言:“五星當聚鶉火,而近太陽,同時皆伏。案占云:‘五星不敢與日爭光者,猶臣避君之明也’。歷千百載所未曾有,望付史官以彰殊事。”從之。

乙卯,葬莊穆皇后於永熙陵之西北。初定謚,命宗正卿告廟,王欽若疑其事,因對,具言。王旦曰:“國朝故事,昭憲之謚,太尉率百官告廟;孝明之謚,止宗正卿告廟。今當以孝明為比。”帝顧欽若曰:“皆有故事,不足疑也。”

庚申,知樞密院王欽若以五星聚東井,慶雲見,奉表稱賀,詔付史館。

吏部侍郎張詠,以病瘍乞郡;辛酉,詔詠知昇州。

徙向敏中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事。先是舊相出鎮者,多不出吏事為意,寇準雖有重名,所至終日宴遊。張齊賢倜儻任情,獲劫盜,或時縱遣之,所至尤不治。帝聞之,皆不喜。惟敏中勤於政事,所至著稱。帝曰:“大臣出臨方面,不當如向敏中邪!”

遼賜皇太妃死於幽所。

秋,七月,丁卯,祔莊穆皇后神主於別廟,殿室在莊懷皇后之上。

高班內品裴愈,出隸唐州。

愈前監廣州綱,遇交州使,因言:“龍花蕊難得之物,宜以充貢。”至是,州采之為獻,且言愈嘗道詔旨。帝曰:“朕懷撫遠俗,何嘗有所宣索!”即下愈御史台劾問,故有是責,仍以龍花蕊還交州。

帝謂輔臣曰:“近見詞人獻文,多故違經旨以立說,此所謂非聖人者無法也。有太甚者,當黜以為戒。”

遼以西平王李德明母薨,遣使弔祭,鏇命起復。

知宜州劉永規,馭下嚴酷,六月,乙卯,軍校陳進因眾怨鼓譟,殺永規,擁判官盧成均為師,僣號南平王,據城反。甲戌,奏至,詔忠州刺史曹利用等領兵進討,仍諭賊黨有來歸者,並釋罪。

權三司使丁謂言:“景德三年新收戶,比鹹平六年計增五十五萬有奇,賦入增三百四十六萬有奇,望特降詔旨,自今以鹹平六年戶口賦入為額,歲較其數,具上史館。”從之。

黎龍延自稱權安南靜海軍留後,遣其弟明昶等來貢,帝賜以《九經》及佛氏書。辛巳,授龍延靜海節度使、交趾郡王,賜名至忠,給以旌節。

戊子,帝謂輔臣曰:“近日以來,殊無獻言者。卿等宜勤接士大夫,察問四方事以聞。”

詔翰林遣畫工分詣諸路,圖上山川形勢、地理遠近,付樞密院,每發兵屯戍,移徙租賦,以備檢閱。

癸巳,復置諸路提點刑獄官。先是帝出筆記六事,指其一謂王旦曰:“勤恤民隱,遴柬庶官,朕無日不念也。所慮四方刑獄,官吏未盡得人,一夫受冤,即召災沴。先帝嘗選朝臣為諸路提點刑獄,今可復置,仍以使臣副之。所至心察視囚禁,審詳案牒,其官吏貪濁弛慢者,具名以聞。”

八月,乙巳,置群牧制置使,命知樞密院事陳堯叟兼之。尋又增置判官一員。

丁未,中書門下言:“莊穆皇后祥除已久,秋宴請舉樂。”不允。

以右監門衛上將軍錢惟治為右武衛上將軍,月給俸錢百萬,仍許在家養疾。時惟治弟太僕少卿惟演上《聖德論》,帝覽之,謂宰臣曰:“惟演文學可稱,且公王貴族,而能留意翰墨,有足嘉者,可記其名,並以論付史館。”因曰:“錢氏繼世忠順,子孫可念,比聞惟治頗貧乏。”遂有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