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九十 起強圉大淵獻正月,盡上章攝提格十二月,凡四年



乙未,詔:“守令以戶口為殿最。”

升桂州為大都督府,建鎮州於黎母山心,賜軍額曰靖海,用知桂州王祖道策也。

乙巳,升太原府、鄧州並為大都督府。

十一月,壬子朔,日有食之。蔡京以不及所當食分,率群臣稱賀。

癸亥,詔以“議禮當追述三代之意,適今之宜,《開元禮》不足為法。今親制《冠禮沿革》十一卷,付議禮局。餘五禮令視此編次。”

乙丑,置內外符寶郎。

宋初諸寶,多階石為之。元豐中,詔依古作天子皇帝六璽,有玉而未成。元符初,始得玉工之善者琢之,但疊篆而已,玉亦不甚良。至是得漢傳國璽,實秦璽,乃藍田玉,李斯之魚蟲篆也,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帝獨取其文而黜其璽不用,因自作受命寶,其方四寸有奇。時又得古小玉印文曰“承天福延萬億永無極”者,帝又以其文仿李斯魚蟲作寶,大將五寸,皆為螭紐,其篆則蔡京命其子翛以意斆之,名為鎮國、受命二寶,合先帝六璽,是為八寶,命置官以掌之。

尚書省言:“今禁中已有常用之寶,所用至多,不可改移。欲鎮國、受命寶皆寶而不用,惟封禪則用之;皇帝之寶,答鄰國書則用之;皇帝行寶,降御札則用之;皇帝信寶,賜鄰國書及物則用之;天子之寶,答外國書則用之;天子行寶,封冊則用之;天子信寶,舉大兵則用之;餘皆用常用之寶。”從之。

己巳,升瀛州為河間府、瀛海軍節度。

戊寅,尚書右丞徐處仁以母憂去位。

南丹州地與宜州及西南夷接壤,世為莫氏所居,自署刺史。王祖道欲取之,乃誣其酋莫公佞阻東蘭州,不令納土,發兵討之,擒公佞,以南丹州為觀州。公佞弟公晟,結溪峒報復,侵掠城邑,殺刺史,蔡京匿不以聞。特置黔南路,領庭、孚、平、允、從、宜、柳、融、觀九州。

十二月,庚寅,蔡京以功加太尉,進何執中以下官二等,而召祖道為刑部尚書。

祖道在桂四年,厚以官爵金帛挑諸夷,建城邑,調兵鎮戍,輦輸內地錢布鹽粟,無復齊限。地瘴癘,戍者十亡五六,實無尺土一民益於縣官。時廣西轉運副使張莊與祖道表里,遂以代其任。祖道、莊既鑿空超取顯美,由是龐恭孫、趙遹、程鄰相與效之,邊壤益多故矣。

癸巳,以江寧、荊南、杭、越、洪、福、潭、廣、桂並為帥府。

丁酉,置開封府府學。

己亥,以婉容喬氏為賢妃。

是歲,秦鳳旱。京東水,河溢,遣官振濟,貸被水戶租。廬州雨豆。

乾寧軍言黃河清,逾八百里,凡七晝夜,詔以乾寧軍為清州。

涪州夷駱世葉等內附,以其地為珍、承二州,知州龐恭孫誘之以來也。

太廟齋郎方軫上書言:“蔡京睥睨社稷,內懷不道,專以紹述之說為自媒之計,內而執政、侍從,外而帥臣、監司,無非其門人親戚。京每有奏請,盡作御筆行出,語人曰‘此上意也’;明日不行,又語人曰‘京實啟之也’。善則稱己,過則稱君,必欲陛下斂天下之怨而後已。自元符末陛下嗣服,忠義之士,投匭者無日無之。京分為邪等,黥配編置,不齒仕籍,則誰肯為陛下言哉!京又使子攸日以花石禽鳥為獻,使陛下不知天下治亂。臣以為京必反也,請誅京以安天下!”詔宣示京。京請下軫獄,竟流嶺南。

遼放進士李石等百餘人。

大觀二年遼乾統八年

春,正月,壬子朔,受八寶於大慶殿,大赦天下,文武進位一等。蔡京表賀符瑞。

乙卯,以婉儀劉氏為德妃。

己未,太尉蔡京進太師,加童貫節度使,仍宣撫。

庚申,進封京兆郡王桓為定王,蜀國公構為廣平郡王。

戊寅,徙封向宗回為漢東郡王,向宗良為開府儀同三司。

改封趙懷德為順義郡王、昭化軍節度使、河南蕃部總領。以河南蕃將緬什羅蒙為節度觀察留後,賜名趙懷忠。

河東、河北盜起。

遼主如春州。

二月,甲申,置諸路曹掾官。

丙戌,歸州安置張商英移峽州居住。

甲午,詔建徽猷閣,藏《哲宗御集》,置學士、直學士、待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