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九十 起強圉大淵獻正月,盡上章攝提格十二月,凡四年



以婕妤韋氏為修容。

三月,庚申,班《金籙靈寶道場儀范》於天下。

戊寅,賜上捨生十三人及第。

門下中書後省左右司言:“檢會今年正月一日赦書,‘元祐黨人,懷奸睥睨,報怨不已,公肆詆誣,罪在宗廟者,朕不敢貸。其或情輕法重,例被放棄;或非身自犯,因人得罪;或志非誣謗,言有近似;或本緣辨理,語涉譏訕;或止因職事,偶涉更改。凡此之類,不據元貶責罪犯,審量其情分輕重等第,取情理輕者,與落罪籍,甄敘差遣。’今將元編類冊內依詳赦文,看詳到孫固等四十五人。”詔除孫固、安燾、賈易外,餘江出籍。又,看詳到葉祖洽等六人,詔並出籍。

詔:“監司歲舉所部郡守二人,縣令四人,赴三省審察。”

夏,四月,辛巳,手詔以追述先王寓馬於農之意,募人給地免租牧馬。行之期年,熙河頗見就緒。凡縣鎮寨關堡官銜內,並帶管句給地牧馬事,佐官同管句,庶使人人各知任責。

丙申,遼封高麗國王俁為三韓國公。

甲辰,童貫遣統制官辛淑獻、馮瓘等復洮州。

五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辛亥,以復洮州功,賜蔡京玉帶。初,神宗用唐故事,以玉帶賜王安石,止系三日。及京受賜,遂為常服。

提舉京西南路學事路瑗言:“臣所領八州三十餘縣,比諸路最為褊小,學舍乃至三千三百餘區,教養生徒三千三百餘人,贍學田業等歲收錢斛六萬三千餘貫石。竊計諸路學捨生徒田業錢斛之數,何翅數百萬,此曠古所未嘗有也。乞詔有司總會諸路州、軍、縣文武大國小生並學費所入所用實數,具圖冊上之御府,副在辟雍,仍宣付史館。”從之。

壬子,谿哥城王子臧征撲哥降,復積石軍。

臧征撲哥以咒詛扇蕃族,居谿哥空城。邊吏謂既能動眾,必為邊患,童貫欲實其事,遂會諸路進兵,仍遣知西安州劉仲武出奇趨谿哥城。臧征撲哥迎降,並女弱才二十八人,初未嘗有兵也。洎就擒,邊吏張大其功,過為緣飾,以金紙糊桶為頭冠,木椅為胡床,淺紅絹為傘,種種皆非羌物。捷聞,蔡京率百官稱賀。詔俘臧征撲哥至京師,授正任團練使、鄧州鈐轄;尋死於鄧州。

甲寅,復諸路歲貢供奉物。

丁巳,以童貫為檢校司空、奉寧軍節度使,賞收洮州、積石動也。

初,童貫議欲收積石軍,積石民西寧接境,劉仲武詣貫計事,曰:“大兵入境,賊窮,必走夏國,路由西寧,當即掩捕;欲降,則招納之。或深入巢穴,可乘其便;但可橋功力未易辦,若稟命待報,慮失事機。”貫許以便宜。臧征撲哥果欲降,丐一子為質,仲武即遣子錫往。而河橋亦成,仲武以兵渡河,挈與歸,獻捷宣撫司。貫掩其功,止錄河橋之勞,仲武終不自言。後帝遣使持金盞,賜先得積石軍招納降王者,使者訪其實,以盞授仲武,且召對。帝慰勞久之,曰:“高永年失律,以不用卿言。今招納降王,撫定河南,皆卿力也。”仲武謝。問几子,曰:“九子。”乃以錫為右班殿直、閤門祗候,餘悉補三班借職;命仲武復知西寧州。

壬戌,詔臨洮城依舊為洮州,以收復功,詔蔡京特許奏補一子一孫官,餘依轉官恩數。

戊辰,詔:“張康國以下各進官一等。”

己卯,以收復功,命戶部侍郎洪中孚奏告天地、宗廟、社稷。

葆真觀妙沖和先生劉混康卒,特贈大中大夫。

遼主清暑於散水原。

六月,乙酉,以涪夷地為珍州。

壬辰,遼西北路招討使蕭迪里率諸蕃來朝。

甲午,以平夏城為懷德軍。

乙未,以殿中六尚、算學、太官局、翰林儀鸞司皆隸六察。

丙申,遼射柳祈雨。

戊戌,門下、中書後省左右司復依赦看詳到韓維等九十五人,詔並出籍。

丁未,遼主如黑嶺。

戊申,三省檢會正月一日赦書,“應元祐黨人不以存亡及在籍,可特與敘官。”勘會前任宰臣、執政官見存人韓忠彥、蘇轍、安燾,身亡人文彥博、呂公著、呂大防、劉摯、曾布、章惇、梁燾、王岩叟、李清臣、范純禮、黃履。詔見存人與復一官,文彥博等亦各追復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