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九十 起強圉大淵獻正月,盡上章攝提格十二月,凡四年



秋,七月,庚戌,罷建僖祖殿室。

乙卯,以婉容王氏為賢妃。

戊辰,遼主以雨罷獵。

八月,辛巳,邢州河水溢,壞民廬舍,復被水者家。

丙申,中書侍郎梁子美罷,知鄆州。

己亥,置保州敦宗院。

九月,辛亥,以林攄為中書侍郎,吏部尚書余深為尚書左丞。

壬戌,以向宗回為太子少保,致仕。

乙丑,詔:“諸路州學有閣藏書,皆以經史為名。方今崇八行以迪多士,尊《六經》以黜百家,史何足言!應置閣處賜名曰稽古。”

癸酉,皇后王氏崩。後性恭儉,鄭、王二妃方亢寵,後待之均平。宦寺希旨,有誣後之過者,驗之無跡。後見帝,未嘗語及,帝轉憐之。崩,年二十五。

削向宗回官爵。

丙子,曲赦熙河蘭湟、秦鳳、永興軍路。

冬,十一月,丁未朔,太白晝見。

辛酉,詔訪求古禮器。

壬戌,命討論臣庶祭禮。

乙丑,上大行皇后謚曰靖和。

丙寅,呂惠卿復宣奉大夫,提舉明道宮,任便居住。

戊辰,詔受命寶增“鎮國”二字。

十二月,己卯,峽州居住張商英,許任便居住。商英有別業在宜都縣,懇蔡京乞歸其地。京從都省批狀依所申,商英深德之。

壬寅,陪葬靖和皇后於永裕陵。

是歲,同州黃河清。

夏人入貢。

涪州夷任應舉、湖南猺楊再光內附。

知桂州張莊奏:“安化上三州、一鎮諸蠻納土,共五萬餘戶,二十六萬餘人,幅員九千餘里。”又奏:“寬樂州、安沙州,譜州、四州、七原等州納土,計二萬人,一十六州、三十三縣、五十餘峒,幅員萬里。”蔡京率百官表賀,謂混中原風氣之殊,當天下輿地之半。進莊兼黔南經略安撫使。

渝州蠻趙泰等內附,以其地為溱州。

詔孔伋從祀孔子廟庭。

秦州觀察使、知府州折克行卒,贈武安軍節度使,以其子可大為榮州團練使、知府州。

克行沈勇有力,善撫士卒,在邊三十年,戰功最多。夏人畏其威名,號“折家父”。

大觀三年遼乾統九年

春,正月,丙午朔,遼主如鴨子河。

乙卯,祔靖和皇后神主於別廟。己未,減兩京、河陽囚罪一等,民緣園陵役者蠲其賦。

丁卯,以涪夷地為承州。

甲戌,升湟州為向德軍節度。

二月,丙子朔,播州楊文貴納土,以其地置遵義軍。

丁丑,提舉崇福宮儀國公韓忠彥以宣奉大夫致仕。

庚子,臣僚上言:“知和州胡師文,昨為發運使,獨銜建議將當二銅錢改鑄當十。自古積山之利,以銅鑄錢,不聞以錢鑄錢。當二錢法與小平錢輕重相等,故私錢不禁而自止,民間便之,此神宗良法也。師文諂奉大臣,妄亂變更,將已行當二錢毀而改鑄,識者痛心。”詔師文提舉萬壽觀。

遼主如春州。

三月,丙午,立海商越界法。

辛酉,詔:“四川郡守,並選內地人任之。”

壬戌,並黔南入廣西路。

乙丑,賜禮部奏名進士及第出身賈安宅等六百八十五人。小璫梁師成,亦竄名進士籍中。

壬申,知樞密院事張康國卒。

康國始因附蔡京而進,及在樞密府,浸為崖異。時帝惡京專愎,陰令康國狙其奸,且許以相。京忌康國,遂引吳執中為中丞,執中即劾京客劉昺、宋喬年。帝嘉執中之不阿,康國曰:“是乃為逐臣地耳。”已而執中將論康國,康國先知之,旦奏事,留白帝曰:“執中今日入對,必為京論臣,臣願避位。”既而執中對,果陳其事,帝怒,黜執中知滁州。至是康國因退朝趨殿廬,暴得疾,仰天吐舌,舁至待漏院死,或疑中毒雲。

時童貫權益張,與黃經臣胥用事,中丞盧航表里為奸,搢紳側目。右正言陳禾曰:“此國家安危之本也,吾任言責,此而不言,可乎!”遂上疏劾貫、經臣怙寵弄權之罪,願亟竄之遠方。論奏未終,帝拂衣起。禾引帝衣,請畢其說,衣裾落,帝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豈惜碎首以報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貴之利,陛下它日受危亡之禍。”言愈切。帝變色曰:“卿能如此,朕復何憂!”內侍請帝易衣,帝卻之曰:“留以旌直臣。”翼日,貫等相率前訴,謂國家極治,安得此不祥語!盧航奏禾狂妄,謫監信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