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 起強圉協洽九月,盡十二月,凡四月



李孝義攻德安不下,行至蘄州,張世斬之,餘黨悉降。

十一月,丁亥朔,以揚州路滑,始聽百官乘轎。

戊子,李綱鄂州居住。

時張浚等論綱不學無術,競氣好私,不早竄殛,無以謝天下。言者又奏:“近日辛道宗叛兵自蘇、秀而來,綱傾其家貲數千緡,並製造緋巾數千,遣其弟迎賊,其意安在?今陛下駐蹕維揚,人情未安,綱居常州無錫縣,去朝廷不三百里。綱素有狂愎無上之心,復懷怏怏不平之氣;常州風俗澆薄,萬一盜賊群起,藉綱為名,臣恐國家之憂,不在金人而在蕭牆之內。”故有是命。

張遇入池州。

遇本真定府馬軍,聚眾為盜,號‘一窩蜂’,自淮西渡江,水陸並進,池州守臣騰祐棄城走。遇入城縱掠,驅強壯以益其軍,民辭以不習戰,遇曰:“吾教汝。”即命二人取器械相擊,殺一人乃止,曰:“此戰勝法也,能殺彼,則汝可活耳。”

己丑,詔:“諸路無額上供錢依舊法更不立額,自來年始。”

庚寅,詔求忠信宏博可使絕域及智謀勇毅能將萬眾者,詣檢、鼓院自陳。其後得宇文虛中、劉誨、楊應誠、劉正彥,皆擢用之。

徽猷閣直學士、知揚州呂頤浩試戶部侍郎,兼權知揚州。

辛卯,金人圍磁州。

朝奉郎王倫為大金通問使。

時傅雱、馬識遠至汴京,詔趣還,問金人意,復遣倫與閤門宣贊舍人朱弁見宗翰議事。雱至揚州,以金國書對於後殿。擢雱朝請郎,識遠尚書考功員外郎。

乙未,張愨守尚書左丞兼御營副使、提舉戶部財用,顏岐同知樞密院事。

乙巳,詔:“自今被受中使傳宣者,當時密縣所得旨,實封以聞;如事有未便者,許奏執。”又詔:“凡宣旨及官司奏請事,元無條貫者,並中書、樞密院取旨;非經三省、樞密院者,官司無得受。”復舊制也。

丙午,張愨守中書侍郎,兼知如故。

丁未,黃潛厚請許淮、浙鹽入京東,每袋納借路錢二千。東京,舊東北鹽地分也,時濱海道不通,故許之。

戊申,顏岐守尚書左丞,兼權門下侍郎。

許景衡守尚書右丞。

先是景衡陳十事,謂方今人才未備而政事不立,法度未修而宿弊尚存,浮費不節而國用空虛,賦役煩重而民力困弊,命令不行而事多壅滯,賞罰未明而人無懲勸,盜賊繼作而吏民被害,邊境危急而武備弗嚴,奸贓未逐而貪暴滋多,公議未申而親黨害政。帝嘆息曰:“真今日之急務!”未幾,擢為執政。

刑部尚書郭三益同知樞密院事。

右諫議大夫王賓試御史中丞。

初,責授安化軍節度副使趙野,行至密州,眾推野領州事。時山東群盜縱橫,劇寇宮儀據即墨不退,野患之,棄城去。杜彥時據密州,乃與軍士李逵、吳順謀自稱權知州事,追執野於張蒼鎮,數其棄城之罪,臠之,惟一子學老得脫。彥盡刺城中人以益其軍。

辛亥,金人破河間府。

趙叔近言杭卒今已就招,請授以官,許多。劉珏言:“今盜賊數殘州縣,以招安之說誘之也。金陵黥徒,既被厚賞,錢塘之兵,建安之卒,道宗之師,又襲是跡而動,今湖又見告矣。其視殺漕憲守倅,若刈草菅,非徒無罪,且有子女金帛之獲。紫袍象簡之榮。觀今叔近所乞,乃群盜逼作此奏,非實情也。”許景衡亦言:“官吏無罪,而被誅戮,軍吏有罪,反受爵命,其為賞罰,不亦倒置乎!”帝用二人言,乙卯,寢其命。

初,壽春賊丁進,自號丁一箭,聚眾至數萬,遂圍壽春府,守臣康允之募人出城見進,許以金幣犒師。進殺使者,圍城二十五日,不能拔,乃引去。

劉光世討張遇於池州,至近郊南門,賊望之曰:“官軍少,且不整,可破也。”時湖水涸,賊出城,越湖占長堤,繞出官軍背,官軍敗績,遇率眾循江而上,光世亦整兵追之。

十二月,丙辰朔,詔以侍從四員充講讀官。

命諸路轉運司類省試以待親策。

先是諸州發解進士當以今春試禮部,會圍城,不果。上以道梗難赴,乃命諸路提刑選官,即轉運司所在州類省試,每路選官六員,臨期實封;移牒漕臣一員監試,不得干預考校;仍用省額,統計十有四人而取一人。省試有額自此。